语言运用

语言运用,第1张

语言运用 从语言运用特点的角度...是什么?历年的语文中考语言运用试题及答案,急吖~~要6个《白鹿原》在语言的运用上有什么样的艺术特点?

《白鹿原》一经出版便得到广泛赞赏,其语言艺术功不可没。

总体而言,这部小说在语言运用上主要有以下3个特点:1、将中国传统与现代语言、书面语与关中方言融汇一炉,形成了民族性与地方性兼具的语言特色;2、大量采用容量大、节奏强的复合长句,形成了周密严谨,雄浑厚重的艺术气质;3、对比、比喻、双关、婉曲等丰富多样的修辞格运用,为小说整体风格上的大气恢宏增添了诗意气韵。

我将从这三点出发,结合具体的小说文本回答问题。

01 将中国传统与现代语言、书面语与关中方言融汇一炉,形成了民族性与地方性兼具的语言特色《白鹿原》语言艺术的最大成功,就是选用了一种具有汉民族特征的语言来写汉民族的精魂,并在这种语言里融合了时代气息,故使得语言有张力、有韵味,淡中藏美,拙中寓奇。

具体地说:就是传统与现代语言交融,书面语与关中方言的完美结合。

五四新文化运动虽确立了现代白话语体系,但传统诗学语言的神奇魅力在文学创作者们的心中依然不减。

遗憾的是,新时期的当代文学没有在自己民族语言里挖掘出多少宝藏,而是要么采取西化语言和西方现代叙述艺术,要么索性用方言构筑起与都市文化别类的另一种文化,终无多少经典之作(按:金宇澄先生的《繁华》可算作例外)。

《白鹿原》则创造性地将现代语言与典雅的传统语言惟妙惟肖地结合起来,使语言在千变万化中汇成一种对称饱满、均衡圆润的氛围;既造成节奏鲜明、音律和谐、悦耳动听的音乐美,又闪射着灵性,令读者赏心悦目,回味无穷。

《白鹿原》同名电视剧照如第1章叙述冷先生的出场:“冷先生是白鹿原上的名医,穿着做工精细的黄色蚕丝绸衫,黑色绸裤,一抬足一摆手那绸衫绸裤就忽悠悠地抖;四十多岁年纪,头发黑如墨染油亮如同打蜡,脸色红润,双目清明,他坐堂就诊,门庭红火。

”在这段叙述里,作者用了一连串非常工整典雅的四字格词句,这种从日常生活中提炼出来的具有美质的语言,带有诗的音乐感,形成了一种诗化语言,沁人心脾;而“头发黑如墨染/油亮如同打蜡”还有一丝骈文(六六句式)的韵味。

作者在锤炼工整的同时,还注入了色彩与声音的搭配,从而使语言流风余韵、动人娱目。

这种均衡对称、具有美质、浸透灵性、拥有崭新样态的语言在《白鹿原》里随处可见,大放异彩。

如第8章里白嘉轩欣赏女儿书法的语言:“白嘉轩端着水烟壶远远站着,久久赏玩,粗看似柳,细观像欧,再三品味,非柳非欧,既有柳的骨架,又有欧的柔韧,完全是自成一格的潇洒独到的天性,根本不像一个女子的手笔,字里划间,透出一股豪放不羁的气度。

”这些文字是按音乐的符号和节奏来排列的,它们有音乐感、流动感、节奏感,会使人产生朗诵诗歌时的亢奋和激越,令人心如汤沸,久久神望。

《白鹿原》同名电视剧照《白鹿原》不仅把大批量的典雅句子用到了叙述中,甚至在口语中也频频出现,如黑娃骂退出农运的人:“你是个熊包,你是个软蛋,你是蜡q,你是白铁矛子见碰就折了。

”这是陈忠实对将文字进行了“提纯”,去尘杂取精华,再按典雅流动的形式进行组合,从而形成一种美妙的声音节奏。

这种效应在小说的长句型中也很突出,如:“万木枯谢百草冻死遍山遍野也看不见一丝绿色的三九寒冬季节里……”这句话共28字,作者将其中20字打造成了四字格词语,读起来铿锵有力。

《白鹿原》将现代语与传统语糅和到一起的同时,也把书面语与关中方言糅在了一起。

关中方言在我国七大方言区里,属北方方言,而方言的最大区别在于声调上的区别。

关中话听起来硬,直来直去,是因为它声调少。

而这“直”和“硬”正是秦人风格的体现。

关中这块土地,浸润了浓浓的民族传统文化的液汁,这块土地上的人们讲礼仪,重承诺,厚重而木讷,刚烈而不暴戾,浓缩进语言里,即显示出“直”、“硬”的特征。

而把这种“直”“硬”的语言运用到小说里,又为人物的形象增添了回气荡肠之感。

《白鹿原》同名电视剧照白嘉轩形象的塑造,在很大程度上得力于关中方言“直”、“硬”的精髓。

如白灵违背他的意志抗婚离家参加革命后,他对所有问及白灵的亲戚或友人都只有一句话:“死了。

甭再问了。

”“死”在普通话里读214调,但在关中话里读53调,虽然都是仄声,但53调比214调疾重。

按常理,关中方言说亲人死了一般不出现“死”这个字,会说“咽气、殁啦、老百年、倒下头、老啦”等,若说年青人,大多会用“殁啦”。

这里白嘉轩违背常理地用了一个“死”,这个字用秦声用出来是硬邦邦的,可见其愤恨的程度。

白灵是他的掌上明珠,是他唯一的女儿,可一旦与他所遵循的礼相抵触,他就翻脸无情,足见刚硬个性。

而面对即将被瘟疫夺走的妻子,他心急如焚,敞开嗓子说:“天杀我到这一步,受不了也得咬着牙承受。

现在你说话,你要吃啥你想喝啥,你还有啥事需要我办,除了摘星星我办不到,任啥事你都说出来……我也好尽一份心!”这段话不仅凄楚悲切,而且直接用了方言词“任啥事”,相比普通话的“不论什么事”,更简洁有力。

再如:“秉德老汉刚躺下就滋滋润润的迷糊了。

”“滋润”是“舒服”的关中方言,这里作者没有照搬方言,而是创造性的使用了方言,使方言有了书面语的味道。

《白鹿原》同名电视剧照第25章鹿三劝解仙草喝药时说:“你这人明明白白的麻,咋着忽儿就麻迷了?”“麻迷”即普通话的“糊涂”,但它比“糊涂”更有质感,它能精确地体现庸三又急又痛又悲又怜的心情。

还有:“怎么了”,关中方言称“咋了”;“做什么”称“做啥”;“挑毛病”叫“d嫌”;“训你”是“嚷”;“说闲话”是“谝闲传”等在小说中时常出现,但并不是每处都用。

如此类似的方言运用,不仅使语言精炼而富有d性,更能增添活力,形成一股强劲的语感,从而突出秦人刚毅不屈之性格。

而且,用方言时陈忠实也注意了语境和前后语音的搭配,使之形成一种和谐美。

如田小娥遭受刺刷惩罚后,鹿子霖去看她,鹿子霖双手捧着她的脸说:“记得我说的话吗?白嘉轩把你的尻蛋子当作我的脸蛋子打哩刷哩!你说这仇咋报”这里“尻蛋子”是“屁股”的方言,为了与前面的“脸蛋子”对称,作者用了方言,即和谐又诙谐,真是妙不可言。

可以看出,大量典雅的双音节词语和具有活力的关中方言的使用,使得《白鹿原》的语言具有民族特性和地方特性,产生出历史与现实的共鸣,从而形成厚重凝炼、含蓄蓬勃的语言风格。

02 大量采用容量大、节奏强的复合长句,产生了周密严谨,雄浑厚重的艺术气质陈忠实在《白鹿原》的句式选择上大量采用容量大、节奏强的长句,这种长句的效果是周密严谨、精确有力,构成了大开大阖的艺术感,产生出雄浑厚重之势。

如:“父亲的死亡给他留下了永久性的记忆,那种记忆非得不因年深日久而暗淡磨灭,反倒像一块铜镜因不断地擦拭而愈加明光可鉴。

”这段话共54字,仅用了一个单句,一个复句,前面一个是单句,后面两个分句构成一个递进复合,在这两个长句里,作者浓缩了白嘉轩对父亲暴死的悲痛、对父亲的挚爱,以及刻骨铭心的敬仰,表达异常深刻,富有哲理,使读者在无法喘息的激荡中进发心田的潮水。

又如:“订娶这五个女人花费的粮食棉花骡子和银元合计起来顶得小半个家当且在其次,关键是心绪太坏了。

”这个长句不但非常有份量,且很巧妙。

从话语的落脚处看,好像着重要说白嘉轩心绪太坏了,因为他土坑接纳过五个姿态各异的女人,又抬走了五具同样僵硬的尸体。

但句式的重心却落在了所谓的“其次”上,作者用这个极概括的长句旨在补充说明娶这五房女人的花费,展示白嘉轩人财两空的坎坷命运。

《白鹿原》同名电视剧照还有:“冰糖给黑娃留下了难以磨灭的美好而又痛苦的向往和记忆。

麻绳穿过鞋底的咝咝声响是令人心地踏实的动人的乐曲。

她没有料到那晚抛掷铜元的游戏,揭开了她和他走向各自人生历程中精神和心灵连续裂变的一个序幕。

白家老大败家和老二兴家的故事最后凝炼为一个有进口无出口的木匣儿,被村村寨寨一代一代富富穷穷庄稼人咀嚼着品味着删改着充实着传给自己的后代,成为本原无可企及的经典性的乡土教材。

”这种极缜密极饱和的长句,从头至尾弥漫在《白鹿原》里,或悲壮、或高昂、或欢快、或凄凉,或蕴藉哲理、或展示情感,读它时必须屏住呼吸一气读完,方能深深地舒坦地喘口气。

《白鹿原》的长句大多用于叙述,激情处紧锣密鼓、浩浩荡荡,深情处静谧辽阔、入木三分。

读它激越高昂之句,犹如置身穿云裂石的秦腔之中;读它沉静如铁之语,好像跌入圣贤哲人的怀抱。

这些长句极具概括力、张力和厚重感,使作品形成撼人心魄、沉雄苍劲的气韵。

03 对比、比喻、双关、婉曲等丰富多样的修辞格运用,为小说整体风格上的大气恢宏增添了诗意气韵《白鹿原》不仅在艺术描写手法上,而且在谋篇布局以及构思上也运用了修辞格,最为突出的是对比的运用。

作者以白鹿原上白、鹿两个家庭的兴衰史为缩影,展示了一幅清末以降中国五十多年沧海桑田、风云变幻的巨幅历史画卷在这幅画卷里谁美、谁丑、谁优、谁劣、谁输、谁赢,一直是拽着读者的悬念。

《白鹿原》同名电视剧照小说一开始就从写两家的脸部特征拉开了对比序幕:白家兄弟都像父亲嘉轩,也像死去的爷爷秉德,整个面部器官都努力鼓出来,鼓出的鼻梁儿,鼓出的嘴巴,鼓出的眼球以及鼓出的眉骨。

而鹿兆鹏一双深眼睛上罩着很长很黑的眼睫毛,使人感到亲近。

他的弟弟鹿兆海也是这种深眼睛和长睫毛。

他爸鹿子霖,他爷鹿泰恒都是这种长条脸深眼窝长睫毛。

黑娃就是在把白、鹿两兄弟的眼睛作了对比后,才无法摆脱那个深眼窝里溢出的魅力,而和鹿家兄弟更亲近,后来和兆鹏成为至交。

但作者对这一鼓一陷的眼睛并没有表示出偏好。

按理性说,“鼓”是张扬的标志,“陷”是内敛的标志,但两家并不是以各自的特征作为标志行进的。

白、鹿两家的祖孙三代斗了50年,比了50年,若从财富、社会地位以及智慧上看,很难分伯仲。

《白鹿原》同名电视剧照若从人格上较量,白秉德胜过鹿泰恒,白嘉轩超过鹿子霖,但白孝文、孝武、孝义三兄弟不抵鹿兆鹏、兆海二兄弟。

白灵是两个家庭中最完美的,可她是白家的女儿,是鹿家的媳妇,把她划在哪个阵营都不合适。

由此可见,陈忠实真正比的不是白、鹿两家,而是民族文化的正、负两面。

用两面作阵营划分,只能把白、鹿两家分的七零八落,很难归类,而这正是作者的苦心孤诣所在。

作者在这一虚一实的两条对比线中,给人们留下了极大的思考空间。

在这个空间里。

人们也许会被白嘉轩的精神所感奋,立志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男人;也许会在心里崇敬白嘉轩,但身不由已地走鹿子霖的路,亦或心甘情愿的走鹿子霖的路。

读者在这强烈的对比中,感受心灵的拉据、断层、痛苦、震撼、洗礼、顿悟,从而深刻地反思民族文化,找准自己的人生定位。

对比在语言描写上也非常出色。

如:“鹿兆鹏嘬了嘴唇说:‘我过去在你手里标价是一千块大洋,你而今在我手里连一个麻钱都不值。

’”鹿兆鹏与国民党滋水县党组书记岳维山交手争斗了20年,却随着岳维山与他效忠的那个政权完蛋而了结,兆鹏觉得对这个人实施怎样的报复都难解心头之恨,因而用“一千块”与“一个麻钱”作了鲜明的对比,痛快淋漓地阐明“你比我贱”这个理,给了岳维山致命的打击。

比喻在《白鹿原》中的运用同样也显得繁丰壮丽、炉火纯青。

它不仅仅局限于一种语言技巧,而是与小说的主旨水乳交融,从而大大增强了小说思想内涵的指向性与包容性。

小说里里有两个石破天惊的比喻,一个是“白鹿”,一个是“鏊子”。

这两个比喻集视觉表象、听觉表象、触觉表象于一身,极富创造力,想象力。

《白鹿原》同名电视剧照“白鹿”是中华民族精魂的象征,她洁白纯净的颜色,欢欢蹦蹦的跳动声,柔若无骨的身姿,会让人们从视觉、听觉、触觉的各个脉络涌动仁义、安宁、祥和、幸福、美好的溪流。

这个比喻是作者的喜爱、向往和理想,更是小说的主导。

朱先生显然是白鹿,他身上体现出的崇高人格精神是作者竭力推荐的;白灵也是白鹿,她身上体现出的纯洁与纯净,是作者梦寐以求的。

这两只白鹿虽然都死了,但他们的精魂仍然让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咀嚼。

“鏊子”这个比喻简洁而形象地概括了我们民族错综繁纷的争斗史,它从视党、听觉、触觉上与“白鹿”形成巨大的反差,它的颜色通体漆黑,烙馍时炭火在底下烧得噼吧作响,使人望而生畏。

《白鹿原》同名电视剧照一般而言,比喻是在类比联想的基础上构成的。

当作者揭开民族的苦难、斗争、折腾画面以后,他的感知世界叠出的是“鏊子”这个令人痛苦、令人悲叹的东西。

在50年的岁月里,有白鹿出没的地方,就有鏊子的身影,即使白鹿已死去,而鏊子还在烙锅盔、烙葱花大饼。

痛定思痛后,我们会惊出冷汗,会厌恶鏊子,唾弃争斗,会寻找白鹿,回归人性。

这两个比喻不仅蕴意深邃,而且色彩分明。

作者赋予白鹿明色,鏊子暗色,在这明暗两色强烈的对比中,使小说主旨得到进一步升华。

在第26章白嘉轩面对被瘟疫夺走的妻子,得出了“死人如断轴”的超人结论,也是借助比喻修辞描述的。

他已经从具体的诸如年馑、瘟疫、农协这些单一事件上超脱出来,进入一种对生活和人的规律性的思考了。

这个比喻奇妙新颖、耐人寻味,闪耀着震摄人的哲理光芒,既反映了白嘉轩沉潜刚克品性,又体现出作者对生活的深刻体验与丰富情感。

《白鹿原》同名电视剧照《白鹿原》的语言耐得住咀嚼,常出现化腐朽为神奇的生命力,它会用表面的“柔”铸造内在的“刚”,用内在的“奇”化解表面上的“淡”,使语言产生不可抗拒的张力,这在很大程度上得力于双关、婉曲的运用。

如第7章长工鹿三在情急中替白嘉轩完成“交农事件”后,鹿三回到白鹿村,白嘉轩在街门口迎接他,深深地向他鞠了一躬:“三哥!你是人!”这句掷地有声、意味深长的话,就采用了双关辞格。

表面上看是说一个通常意义上的“人”,实质上指的是讲仁义、重人伦、尊礼法、行天命、具有人格的“人”。

又如:“白鹿镇逢集,围观的人津津乐道,走了一个死(史)人,换了一个活(何)人;死的到死也没维持(维华)得下,活得治得住(德治)治不住还难说。

”这是典型的谐音双关,并借助了关中方言,巧妙地利用汉字音义上的特点,把不顾百姓死活逼迫纳税交粮、因而下台的滋水县县长史维华称为“死人”,而走马上任的活人——县长何德志,也不被百姓看好,能不能治住乱摊牌、乱收费也值得怀疑。

这是典型的谐音双关,并借助了关中方言,巧妙地利用汉字音义上的特点,把不顾百姓死活逼迫纳税交粮、因而下台的滋水县县长史维华称为“死人”,而走马上任的活人——县长何德志,也不被百姓看好,能不能治住乱摊牌、乱收费也值得怀疑。

这个双关造成语言幽默、讽刺的色彩,暗含了百姓对当局的怨愤、不满、失望,充满了智慧和活力,使读者产生会心的碰撞。

《白鹿原》同名电视剧照在第2章里有这么一段话,朱先生因才华出众孝道闻名而深受陕西巡抚方升厚爱,即而委以重任,不料朱先生婉言谢绝,公文往返六七次,仍坚辞不就。

直至巡抚亲自登门,朱先生说:“你视我如手足!可是你知道不知道?你害的是浑身麻痹的病症!充其量我这只手会摆或者这只脚会走也是枉然。

如果我不做你的一只手或一只脚,而是为你求仙拜神乞求灵丹妙药,使你浑身自如起来,手和脚也都灵活起来,那么你是要我做你的一只手或一只脚,还是要我为你去乞求那一剂灵丹妙药呢?你肯定会选取后者,这样子的话你就明白了。

”听过这段话,方巡抚再不勉强。

这段话就用了婉曲辞格,一个堂堂的陕西巡抚,亲临一介书生寒舍,书生还是不赏脸,这是让巡抚尴尬的事。

但书生的话委婉而有礼貌,含蓄而动听,即避免了冲突,又让听者不知不觉接受了,这就是婉曲的魅力。

这段话不仅打动了巡抚,还会使读者掩卷长叹:朱先生想寻一剂灵丹妙药救治病入膏盲的清政府,终不能如愿;更可悲的是即之而起的军阀执政、民国政权也得到了浑身麻痹的病症,这就不能不使朱先生最终痛苦地死去。

《白鹿原》同名电视剧照另外,不少排比、层递、顶真、回环等辞格,节奏和谐,气势磅礴,为小说整体风格上的大气恢宏增添了气韵;还有衬托、通感、移就、对偶、借代、警策等辞格,为小说整体风格的厚重、凝炼增添了底蕴。

而多种辞格的整合运用,更显作者驾驭语言的非凡能力。

如第4章有一段写景物的话:“秋天的淫雨季节已告结束,长久弥漫在河川和村庄上空的阴霾和沉闷已全部廓清。

大地简洁而素雅,天空开阔而深远。

清晨的冷气使人精神抖搂。

”这段话表面上是绘景,实际上是衬托白嘉轩连娶六房女八连死六房女人的恶运已经结束。

作者在使用衬托手法的同时,还套用了“大地简洁而素雅,天空开阔而深远”这个对偶句,使语言参差错落,凝炼整齐,形式上具有语言的均衡美和音乐美,内容上具有很强的概括力和深刻含义。

它寓示着白嘉轩揭开了人生新的一页,能否绘出壮丽耀眼的图画还要看他的能耐;也昭示了白嘉轩的人生历程刚刚启航,难以预测的狂风恶浪还在前面等待他。

小说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此不再一一举例说明。

总而言之,为何《白鹿原》读起来有酣畅淋漓之感,正在于陈忠实对于语言上的锤炼。

因其语言的民族特性和地方特性,因其大气磅礴的长句型,因其击节称赏的修辞的运用,为作品增添了神奇艺术魅力。

回答完毕。

《白鹿原》中的语言带有明显的地域特色和时代特点。

一、首先是姓名中所体现的特点,尤其是主要人物中白家的孩子:白孝文、白孝武、白孝义还有鹿兆谦,也就是黑娃。

这几个孩子的名字中包含着“孝、义、谦”等字眼,这些无一不是儒家文化的精华体现。

这些是作者通过《白鹿原》这本书向我们默默展示那个时代,在那个年代,新与旧交替,儒家文化本就植根于人们脑海中,它更是成为一些人的精神支撑,在人们的一言一行中体现出来,挥之不去。

在人们以“仁义村”这个成为自豪上也有所体现。

二、《白鹿原》中向我们展现的陕西的民俗文化。

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便是婚礼与丧礼。

书中展现的婚礼基本都是由父母包办,人们的嫁娶都需媒婆媒汉。

与现代不同,婚礼双方大多没有感情基础,讲求门当户对。

婚前提前准备,婚礼时男方跟随轿子迎娶女方。

男方要有聘礼,女方要有嫁妆。

而丧礼也是慎重的,有着既定的程序。

丧事前要派四个近门子的族里人,按东南西北四路分头去给亲戚友好报丧。

再派八个远门子的族人日夜换班去打墓,在阴阳先生未定准穴位前,先给坟地推砖做箍墓的准备事项,确定请的乐人数、场面大小、持续时日。

丧礼办完后,死者要在家停灵,子女守孝。

除了这些,还有祠堂,土地…许多民俗,在这里就不一一指出了。

三丶《白鹿原》中的语言富有通俗性,有着浓重的地方特色。

像是“愿意不愿意”这句简单的话,在《白鹿原》中便是“悦意不悦意”。

还有“没麻达”这在陕西地方方言中的意思是“没问题,没有错”。

《白鹿原》中的语言不仅具有通俗性,还具有一定的幽默性。

“把方言与谐音巧妙地联系在一起,更添幽默。

除了通俗与幽默,《白鹿原》还善用多种修辞,比喻、排比…运用自如,还有长句短句切换,作者运用这些手法使 《白鹿原》这本书既通俗易懂,又不失文采。

一部好的著作,必要扎实的写作。

陈忠实《白鹿原》,在农村扎拫,深入农村采风。

既坚守了传统的现实主义,又带有一定的魔幻色彩。

它的语言特色朴素中不失幽默,通俗中不失文采,陈忠实以他特有的手法向我们展现了那个时代的风采。

这正是我们现代写作所应借鉴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365686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14
下一篇 2022-10-1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