冼星海的童年生活是怎样的?

冼星海的童年生活是怎样的?,第1张

冼星海的童年生活是怎样的? 他们回答得都不是他得童年生活!!而是他得介绍!!看我得正确答案吧!
1905年6月11日,冼星海出生在澳门一个穷苦的渔民家庭,祖籍广东番禺。冼星海出生时父亲已经去世,是靠他母亲当佣人抚养长大的。他随母亲在新加坡度过了贫困的童年,回到广州上中学和大学,1926年到北京入艺术专门学校,1928年到上海入国立音乐院学习,但都因环境不好而未能学下去。1930年冼星海到法国巴黎勤工俭学。他在巴黎做过饭店的跑堂,当过佣人,做过理发店的帮工,干过种种被人视作下贱的“跑腿”工作,终于在1934年冬考入巴黎音乐院,随著名作曲家保罗·杜卡学习作曲。
1935年夏,冼星海回到了上海。当时,祖国正处在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时期,具有满腔爱国热情的冼星海,积极投身到抗日救亡运动中来,开始谱写救亡歌曲,写了《热血》、《救国军歌》、《在太行山上》、《到敌人后方去》等优秀的抗日歌曲。1938年冼星海到延安,在延安的窑洞里谱写出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如《生产大合唱》、《黄河大合唱》等。
1940年冼星海离开延安去苏联。当时的苏联正处在卫国战争的艰难时期,冼星海不顾条件的艰苦,开始创作大型的器乐作品,完成了《第一交响曲——民族解放》、《第二交响曲——神圣之战》和《中国狂想曲》等管弦乐曲。这些作品表现了冼星海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和崇高的国际主义精神。长期繁重的创作和艰苦的条件损害了他的健康,他于1945年10月30日病逝在莫斯科。冼星海去世之后,毛泽东曾写了“为人民的音乐家冼星海同志致哀”的悼词。这是对冼星海的创作成就和意义的崇高评价。
冼星海是一位天才、勤奋而多产的作曲家,在总共十余年的创作生活中,给我们留下了数百首各类体裁的音乐作品,计有:歌曲250多首,大合唱四部,歌剧一部,交响曲两部,交响组曲四部,管弦乐狂想曲一部,以及一些器乐独奏、重奏曲。其中不少作品(主要是声乐作品)都经受了时间和群众的考验,成为我国音乐史上不朽的名作。尤其是他1939年3月在延安完成的《黄河大合唱》,是中国音乐史上一部划时代的艺术巨作,是高度思想性和高度艺术性紧密结合的优秀典范。
冼星海
冼星海是我国现代著名的音乐家,他出生于1905年6月11日,1945年10月30日病逝于前苏联莫斯科.原籍广东番禺,生于澳门贫苦船工家庭.童年和少年时期曾在新加坡生活和学习,后在岭南大学预科,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国立艺专音乐系,上海国立音专及法国巴黎音乐学院学习.1935年回国后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1938年到达延安,任"鲁艺"音乐系教授和音乐系主任,同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他是一位多产的作曲家,一生中创作了近300首音乐作品和大量论文.塑造了无数生动的艺术形象,并以他对革命音乐的巨大贡献,赢得了"人民音乐家"称号.作品有《救国军歌》,《只怕不抵抗》,《在太行山上》,《到敌人后方去》等.他在延安鲁艺时期创作的《黄河大合唱》是我国音乐艺术的不朽名作.
冼星海以自己毕生的艺术实践,不懈地坚持了以聂耳为代表的中国新兴音乐的革命方向,全面反映在反帝爱国斗争中.他不断探索音乐创作与群众的密切结合,努力创造既有鲜明民族特点又富于强烈时代精神和生活气息的各类音乐作品,为发展中国民族新音乐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重要贡献.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366742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14
下一篇 2022-10-1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