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林业大学园林学院的学科建设

东北林业大学园林学院的学科建设,第1张

东北林业大学园林学院的学科建设

学科发展前沿
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学科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于1996年创建并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2001年被批准为博士点学科,2006年批准为国家林业局重点学科。2009被批准为国家级重点学科。经过不断的建设和发展,学科已形成了园林植物种质资源研究、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园林植物应用、园林植物栽培管理四个稳定的研究方向。
本学科立足北方寒地城市植被特点和植物应用现状,结合风景园林的快速发展特点及人们对植物景观多样性的需求,侧重寒地植被和东北特色植物资源研究,重点开展抗寒、抗旱和耐盐碱观赏种质资源研究、园林植物吸氧、滞尘、杀菌等生态效益研究、基于不同功能特点的植物配置模式研究、栽培技术研究、植物景观评价研究、干燥花保色研究及植物文化研究。现已在北方特色观赏植物种质资源研究、园林植物生态效益的研究、干燥花保色、插花艺术研究等领域形成了鲜明的特色。
已经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留学回国基金、国家林业局948引进项目、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哈尔滨市科委基金项目、哈尔滨市科委攻关项目、校内科研基金等各类项目。同时,获得多项省部级以上奖励,在干燥花应用研究中获得多项专利。学科重视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聘请了美国、日本、加拿大、丹麦和韩国等国家的专家、学者前来讲学和考察,开展了大量的合作与研究活动。
学科研究方向
1 )、园林植物种质资源研究 以植物分类学、 植物生态学、 植物地理学、 植物遗传学、分子生物学为专业基础,主要研究 园林植物(野生或栽培)种质资源的地理分布、生物多样性及观赏植物的系统与演化。对种质资源的收集、保护、保存、开发与利用进行研究。 2 )、植被恢复与重建 以园林植物、野生植物的遗传、育种为基础,对植被的恢复与重建进行研究。以植物抗逆性(包括抗旱、耐盐、抗寒、抗病等)为中心,通过对植物资源进行筛选、引种等常规试验,并同时开展植物抗逆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以此来探讨植物的抗逆性机理。同时,通过基因工程,培育新的园艺品种。 3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 以植物遗传学、植物生态学、植物生理学、分子生物学为专业基础,研究园林植物观赏性状(花色、花型、叶色、叶型等)和生理性状(抗旱、抗寒、抗病、虫等)的遗传规律及调控机制。采用常规品种选育、引种及分子育种技术,对重要花卉品种进行遗传改良及新品种的培育。 4 )、园林植物生理生态 主要研究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能量代谢,水分调节,物质运输,激素调节和植物在逆境条件下的抗逆性(包括抗低温、抗水湿、抗病虫、抗盐碱、耐阴性)及其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及其机制。 研究不同观赏植物形态建成、生长、发育生理及其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及植物对环境的适应和产生的生态效应。 5) 花卉种质资源 主要研究 花卉 (野生或栽培) 种质 资源的调查、收集、保存、利用的途径和方法;花卉种质资源的分类、生物学生态学特性、引种驯化及 良种繁育 与推广。 6 )、园林植物应用 主要研究以植物造景为主体的景观规划与设计,森林公园规划的理论、技术与方法。景观分析与评价的理论与方法 。 7 )、园林植物栽培管理 主要研究园林植物栽培、繁育、植物与生态因子的相互关系,园林植物养护的基础理论及栽培管理措施,充分发挥植物在改善环境、游憩观赏和经济生产方面的综合效益。
主要特色
1 )、园林植物种质资源
2 )、植被恢复与重建 学科发展前沿
本学科2011年被批准为国家一级博士点学科,有着长期的学科建设积累,现已形成区域生态与景观规划设计、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风景园林理论与技术和园林植物应用等主要的研究方向。本学科结合我国城市园林建设的重大需求及寒地城市环境特点及植被特点,瞄准风景园林研究的科学前沿,注重多学科理论与技术的交叉融合,重点开展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城市生态评价与规划、区域生态景观格局规划等方面的研究,为城市生态园林建设和人居环境的建设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本学科注重科研服务,尤其针对寒地城镇规划与城市设计进行的研究和横向项目,如哈尔滨社会主义新农村改造试点项目、哈尔滨市群力新区康安路沿线城市设计等项目;针对寒地居住区环e69da5e887aa7a686964616f31333361303133境进行的规划设计与研究,如哈尔滨东升江畔居住区环境设计、大兴安岭松岭区棚户区改造项目;针对寒地城镇绿地系统规划项目,如七台河市绿地系统规划、哈尔滨市绿地系统规划;针对寒地植被恢复的项目研究。如寒地高等级公路植被恢复及景观设计研究,大庆油田生产区植被恢复及景观设计;生物多样性规划,如七台河市绿地生物多样性规划,哈尔滨太阳岛风景区生物多样性规划等。
本学科十分注重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五年时间里,共选派多人次出国留学、出席国际国内学术会议,接待国外专家学者10余人次,与美国佛吉尼亚理工技术学院、密执安州立大学、日本千叶大学、丹麦皇家兽医农业大学、韩国江原大学、加拿大等国外著名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
学科研究方向 ( 1 )、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 ( 含:植物景观规划与设计 )
城市规划与设计(风景园林)学科培养方向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从事城市公园、居住区、 城市道路与广场、各类专用绿地的环境规划与设计的理论与方法的研究. 2.从事风景区、森林公园宏观环境的规划设计理论与方法的研究. 3.从事上述用地的人文与史学方面的理论研究;从事植被生态恢复与植物景观规划、植物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景观植物应用与配置及各类用地植物选择方面的研究。
( 2 )、景观建筑设计 从事城市公园、居住区、城市道路与广场、各类专用绿地、风景区、森林公园用地的小型景观建筑及建筑小品的环境设计及史学方面的研究;从事上述用地内景观建筑的设计方法、理论、技术、材料的研究。
( 3 )、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 从事当代城市规划与设计理论与方法的研究;从事区域规划与城市地理学理论与方法的研究;从事遥感、地理信息系统、 AUTOCAD 等计算机技术在城市规划领域的应用研究。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369463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15
下一篇 2022-10-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