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北大日语语言文学研究生,需考政治,英语,综合考试,日语语言文学。其中综合考试和和日语语言文学到底

考北大日语语言文学研究生,需考政治,英语,综合考试,日语语言文学。其中综合考试和和日语语言文学到底,第1张

考北大日语语言文学研究生,需考政治,英语,综合考试,日语语言文学。其中综合考试和和日语语言文学到底 北京大学2007年日语研究生招生简章和试题

2007年北京大学
五、关于硕士生材料
1、学科(专业)主要研究方向
序号

研究方向名称
主要研究内容、特色与意义
研究生导师(博导注明)
1
日本
语言
1、日语语法研究(含词法和句法);2、日语词组学研究;3、日语敬语研究;4、日语语用学研究;5、中日语言对比研究;6、类义语比较研究;7、日语助词与助动词研究;8、语言文化比较研究
彭广陆教授(博导)
赵华敏教授(博导)
刘振泉副教授
郭胜华副教授
王彩琴副教授
潘 钧副教授(博士)
李奇楠副教授(博士)
马小兵副教授(博士)
2
日本
文学
1、日本文学史:掌握日本文学发展的历史轮廓,了解不同时期文学发展的特点、倾向、艺术表现、美学观念和外来文化的影响等。2、日本文学思潮与流派:了解日本近现代文学思潮及流派产生、发展和流变的历史,探讨各种思潮、流派的思想特征和艺术特色。3、中日文学比较:运用比较文学的原理分析中日两国文学创作的异同,探讨日本文学的特点。4、日本作家与作品研究:通过对具体作品和典型批评文章的研读,加深对日本近、现代文学的整体认识,掌握研究作家、分析作品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于荣生教授(博导)
李 强副教授
3
日本
文化
日本文化史、日本社会思想、日本人的伦理道德、日本人的宗教与民俗、日本传统文化与艺术、日本人的国民性、中日文化比较、日本传统思想文化与社会经济发展之关系等。研究重点在于日本人的精神文化、价值观念和生活、思维、行为、情感方式以及传统文化与现代的联系。
刘金才教授(博导)
金勋副教授(博士)滕 军副教授(博士)
2、培养目标:(专业标准)
在知识结构方面:要求学生在日本语言、文学、文化、中日比较文化领域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学问意识,能够确切地把握专攻领域的学科前沿动向并且比较熟悉与相关学科的联系。
在能力方面:具有从事本学科的研究能力。熟练掌握日语,英语达到“六级”。能对本学科的问题进行具有一定创新内容的研究。具有从事日本学研究、高等院校的教学以及国际文化交流等工作的能力。
3、对新生能力、水平的基本要求及入学考试科目设置
○对新生能力、水平的基本要求:
语言方向:
①比较熟练地掌握日语,具有较强的听说能力及一定的写作能力。
②对日语语言具有较广泛的知识。
③英语相当于“四级”。
文学方向:
①本科修完《高等院校日语专业高年纪阶段教学大纲》规定的《日本文学史》和《日本文学选读》等课程,成绩优异者。
②具有扎实的日语基本功和较强的日语听、说、写的实践能力。英语相当于“四级”者。
③掌握扎实的中国文学和外国文学的基本知识。
文化方向:
要求新生扎实地掌握日本语语言文学基础知识和能胜任实际工作的日语听、说、读、写、译技能,对日本的社会、历史、文化、外交以及政治、经济的现状有较广泛的了解,对中国和世界文化有比较广博的知识,英语达到国家四级、具有较好的汉语水平和表达能力,具备独立学习的能力、一定的分析能力和初步的研究能力。
○入学考试科目设置与录取方式:
①政治
②英语(二外)
③日语语言文学
④综合考试
“综合考试”由外国语学院统一命题。有关综合考试的内容请详见“综合考试说明”。

4、考试参考书
语言方向:
1) 加藤彰彦著:《日本语概说》,おうふう,1989年。
2) 古田冬朔:《新国语概说》,くろしお,1980年。
文学方向:
①松原新一等:《战后日本文学史·年表》,讲谈社,1976年;罗传开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年。
②大久保典夫等编:《现代日本文学史》笠间书院,1989年。
③市古贞次著:《日本文学史概说》,倪玉等译,东北师大出版社,1997年。
④加藤周一:《日本文学史序说》,筑摩书房,叶渭渠等译,开明出版社,1995年。
⑤于荣胜:《日本现代文学选读》,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⑥刘振瀛等编著:《日本近现代文学阅读与鉴赏》,商务印书馆,1993年。
⑦刘瑞芝、小林保治等编:《日本古典文学读本》,浙江古籍出版社,2003年。
⑧秋山虔、桑名靖治等编:《日本古典读本》,筑摩书房出版,1997年。
文化方向:
1) 家永三郎:《日本文化史》,商务印书馆,1998年。
2) 吴廷璆:《日本史》,南开大学出版社 ,1994年。
3) 露丝本尼迪克特:《菊花与刀》,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
5、“日语语言文学”考试题型(除翻译外要求使用日语答题)(150分):
○日语能力(60分)
一、阅读(包括词汇、语法)(35分)
二、翻译(包括日译汉、汉译日)(15分)
三、文言(10分)
○专业知识(有关日本语言、文学、文化的内容各占三分之一)(90分)
一、填空(30×0.5=15分)
二、名词解释(10×2=20分)
三、简述题(3×5=15分)
四、论述题(3×13.3=40分)
外国语学院关于设置“综合考试”科目的说明(附样题)

一、宗旨
设置“综合考试”科目,旨在全面考察报考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本专业以外的知识结构和综合能力。主要包括如下三个方面:
1、 从事外国语言文学研究应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
2、 作为北大文科硕士研究生候选人应具备的综合人文素质;
3、 开展人文学科工作所需要的中文写作能力和作品分析能力。

二、适用专业(详见《北京大学200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外国语学院”条目)

三、参考书目(一般知识类,考察内容并不限于以下书目)
1、郭锡良:《古代汉语》(上、下)(修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
2、周建设主编:《现代汉语》,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3月。
3、林庚:《中国文学简史》,北京:北京大学,1995年。
4、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四卷本),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5、李明滨主编:《世界文学简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6、《世界文学名著选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预计2006年出版。
附: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综合考试”样题

考试科目:综合考试 考试时间:
招生专业: 研究方向:
(综合考试包括三部分,共150分)

第一部分 现代汉语、古代汉语 (50分)

一、选择题:(5分)
( )1、语言系统中和社会发展联系最紧密的是:______。
A、 语音 B、词汇 C、语法
( )2、现代汉字主要是:______。
A、表意字系统 B、表音字系统C、形音字系统
( )3、“团结”和“勾结”是:______。
A、 一对同义词 B、一对反义词C、既不是同义词也不是反义词
( )4、我国第一部字典是是:______
A、《古汉语常用字典》 B、张玉书等编纂的《康熙字典》
C、许慎的《说文解字》
( )5、熟语在运用中的作用相当于:______。
A、 语素 B、词 C、词组

二、解释题:(选e68a847a6431333335333164作3题,9分)
1、 赋、比、兴
2、 语体
3、 象征
4、 复杂词组
5、 夸张

三、语法题:(5分)
指出下列句子中哪个字属于词类活用中的现象(说明是使动、意动、还是名词、名词用作动词)。
1、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2、大将军邓骘奇其志,累召不应。
3、佗脉之曰;“府君胃中有虫数升。”
4、女为说己者容。
5、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四、标点下段古文,并译成现代汉语。(15分)

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流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意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富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籍寇兵而赉盗粮者也(李斯:《谏逐客书》)

五、阅读下文并作简要评述(16分)

井底之蛙恐怕很难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应声虫大概从没有感到有独立思考之必要,而日驰数百里的驿马虽然见多识广,也未必善于独立思考。
人类的头脑,本来是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的。如果没有,人类就不能从“蠢如鹿豕”进化到文明。但是人类的这个天赋,是在生活斗争中不断碰到矛盾而又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中逐渐发达起来的。前人的经验和独立思考的成果,应当是后人所借以进行独立思考的资本,而不是窒息独立思考的偶像。
儿童的知识初开,常常模仿大人。这时的模仿,就是吸收前一代的经验和知识,为后来的独立思考准备条件。做大人的,看见幼儿模仿自己,便一声“聪明”,可是到后来看见渐臻成熟的少年不再满足于模仿自己,却又骂他“不肖”;这真是可笑的矛盾。
从前有些“诗礼之家”,有一套教养子女的规矩:自孩提以至成长,必使“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这是把儿童放在抽出了空气的玻璃罩内的办法。这样培养出来的,如果不是书呆子,犬儒,便是精神上失去了平衡的畸形人,是经不起风霜的软体人。当然也不会是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
(茅盾:“谈独立思考”,《人民日报》1956年7月3日)

第二部分 中国文学(50分)

一、选择题(11分)
( )1、《终南山》属于王维的______。
A、政治诗 B、山水诗 C、边塞诗 D、田园诗
( )2、新乐府运动中除了白居易以外创作成最高的两位诗人是:______。
A、张籍和元稹 B、王建和李绅 C、元稹和李绅 D、张籍和王建
( )3、苏洵和苏辙都以( )见长。
A、政论文 B、山水游记 C、抒情散文 D、书札
( )4、始学江西诗派,转学唐人,最后师法造化的南宋诗人是( )。
A、陈与义 B、曾几 C、杨万里 D、范成大
( )5、“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______的诗句。
A、陆游 B、文天祥C、元好问 D、汪元量
( )6、贺知章的《咏柳》诗是一首______。
A、五律 B、五绝 C、七律 D、七绝
( )7、《为奴隶的母亲》是______的作品。
A、胡也频 B、柔石 C、刘大白 D 冰心
( )8、苇弟和凌吉士是小说______中人物。
A、《月牙儿》 B、《春风成醉的晚上》 C、《莎菲女士的日记》 D《火》
( )9、“轻轻地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地来,
我轻轻地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这是诗人______的诗句。
A、汪静之 B、徐志摩 C、冯至 D 胡适
( )10、______是臧克家的作品。
A、《老马》 B、《北京人》 C、《财主的儿女们》 D《自由魂》
( )11、《雷雨》是______的作品。
A、老舍 B、丁玲 C、曹禺 D 巴金

二、解释题(选作3题,共9分)

1、白话文学
2、拟话本
3、桐城派
4、公安三袁
5、词(文体名)

三、赏析题(任选一题,10分)
1、范仲淹《苏幕遮·怀旧》(选段,暂略)
2、郭沫若《女神》(选段,暂略)

四 论述题(任选一题,20分)
1、谈谈你对《西游记》主题的理解。
2、简论老舍的小说(或戏剧)创作特色。

第三部分 世界文学 (50分)
一、选择题(6分)
( )1、《沙恭达罗》是迦梨陀娑的______代表作品。
A、戏剧 B、史诗 C、小说 D、随笔
( )2、“悲剧之父”是:______。
A、莎士比亚 B、索因卡 C、索福克勒斯 D、埃斯库罗斯
( )3、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以( )见长。
A、夸张 B、心理分析 C、抒情 D、冷嘲热讽
( )4、魔幻现实主义代表作家有______。
A、马尔克斯 B、 乔伊斯 C、普鲁斯特 D、纳博科夫
( )5、“啊,我的爱人像红红的玫瑰,六月里迎风初开;”是_____的诗句。
A、雨果 B、 雪莱 C、歌德 D、彭斯
( )6、长篇小说《鼠疫》是法国存在主义作家______的作品。
A、加谬 B、萨特C 雨果 D 乔伊斯

二、解释题 (任选3题,共9分)
1、物语文学
2、荒诞派戏剧
3、《拉奥孔》
4、寓言
5、《一千零一夜》

四、赏析题 (任选2题,20分)
1、《万叶集》(选段,暂略)
2、《鲁拜集》(选段,暂略)
3、《神曲》(“地狱篇”片断)
4、《变形记》(选段,暂略)

四、论述题 (任选1题,15分)
1、举出两则不同国家(包括中国)的创世神话,并简析其文化蕴涵的异同。
2、谈谈你对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文学的认识。
3、结合具体作家作品,谈谈你对“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一句话的理解。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371642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15
下一篇 2022-10-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