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前100的大学

世界前100的大学,第1张

世界前100的大学 育部刚刚对社会公布了出国留学选择学校的名单,这是很负责任的举动,尽可能让学生避免上外国野鸡大学的当。我一直认为中国著名大学的本科教育虽然比不上欧美日的顶尖大学,但眼下也绝不比外国的中等大学差。依据是杨振宁先生的话。前些年,一位香港的士司机在酒店门口载客人,忽然从汽车的反光镜里认出客人是杨振宁先生。司机大喜过望,于是请教杨先生,说自己的儿子考上内地一所著名大学的物理系,同时也被英国的一所大学录取,全家拿不定主意,想听听杨先生的意见。杨先生不假思索地回答:应该在国内读。因为
国内著名大学的本科教育不比英国差。杨先生还建议,如果孩子将来要读研究生,有机会可以去读美国、英国的大学,因为那里的研究生教育比国内好一些。诺贝尔奖得主杨先生如此看法,我以为可作根据了吧?
我一直认为留洋不一定比在国内读大学好,要分专业。
哈佛耶鲁牛津剑桥的赛艇队年年跟清华北大比赛,至少人家认为基本门当户对。赛艇咱们可以赢人家,但是要像人家那样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差距不小。可是这差距根本不像有人所说,如天壤之别,否则就有自惭形秽的嫌疑了。
在13亿人口的中国,清华北大热得红烙铁似的。今年清华招收了校史上第三个破格新生,第一个是吴晗,第二个是钱钟书。这位河南新生的娘一听说儿子被破格录取了,当下跪在院子里,冲着北边磕了三个响头。对一个被北大清华录取的年轻人来说,这意味着人生起飞的开始。但是我也听到另一种声音,说北大清华在世界上的排名进入不了前100名。我对此表示怀疑。
关键是这个排名是谁排的?这个标准是谁定的?这个标准依据的是哪种文化的价值观?
比如世界大学排名,对中国大学的人文研究成果基本忽略不计,这是西方的人文偏见。这就相当于高考的时候少考一门。另外,有些评价标准中国大学根本没有,比如“校友捐赠率”,中国哪有大款校友,每年拿出几百万上千万美元捐赠母校的?中国80年代的大款基本没上过什么学,压根没母校。这相当于高考的时候又少考一门。如此少考好多门课,那成绩可能公平吗?如同诺贝尔文学奖,除人文偏见之外,还在于有没有翻译作品。鲁迅、茅盾、钱钟书、沈从文、王蒙,哪位的文学成就也比好多入选者强多了。如果不是有马悦然先生帮着翻译,帮着公关,诺贝尔奖打死也轮不着高行健呀?
因此,我对被人低估了的中国大学世界排名,也采取忽略不计的态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372627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15
下一篇 2022-10-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