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二个获诺贝尔奖的人是谁

中国第二个获诺贝尔奖的人是谁,第1张

中国第二个获诺贝尔奖的人是谁

中国第二个获得诺贝尔奖的人是屠呦呦(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莫言:1955年2月17日出生于山东高密,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人。

屠呦呦:1930年12月30日生于浙江宁波。2015年10月,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理由是她发现了青蒿素,这种药品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她成为首获科学类诺贝尔奖的中国人。屠呦呦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

屠呦呦,女,药学家。1930年12月30日生于浙江宁波,1951年考入北京大学,在医学院药学系生药专业学习。1955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今北京大学医学部)。

屠呦呦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1972年成功提取到了一种分子式为C15H22O5的无色结晶体,命名为青蒿素。2011年9月,因为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

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获得拉斯克奖和葛兰素史克中国研发中心“生命科学杰出成就奖” 。2015年10月,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理由是她发现了青蒿素,这种药品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她成为首获科学类诺贝尔奖的中国人。

其中“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获得者是来自我国中医科学院的屠呦呦研究员。此奖项颁予她的理由为“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

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以表彰她对疟疾治疗事业所做出的贡献,这也是中国内地学者首次在诺贝尔奖自然科学的奖项中出现。

0-3岁是孩子人生重要的开端,在这个阶段必要营养素的补充势在必行。诸如维生素AD,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不仅可以促进钙吸收,维持骨骼的正常发育,还能增强抵抗力、促进视觉发育、降低缺铁性贫血发生风险。

虽然维生素AD对于孩子的身体各方面都有重要作用,但由于0-3岁这个特殊时期,从饮食乃至日晒等途径获取的量不足以满足其生长发育所需,缺乏问题尤其是亚临床缺乏非常突出。

维生素AD的发现和应用历史悠久,但最初在进入人们视野的时候叫做“鱼肝油”,这也是因为在当时科学家们发现海洋鱼类的肝脏富含维生素AD,补充之后可以治疗夜盲症和佝偻病。

但是为了生产,需要选择从大型鱼类的肝脏中提取,比如鲨鱼、鳕鱼等,不仅不环保,还会面临一定的来源风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373557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15
下一篇 2022-10-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