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专业研究生教育逐渐完善,美国本科专业在就业市场上发出的“信号”越来越弱
其实,很多留学生之所以想尽早确定专业,是考虑毕业后的就业前景。
根据美国国际教育协会(IIE)的数据,2010年,国际学生在美攻读学位的前五个专业依次是商业管理(21.1%)、工程(18.4%)、物理和生命科学(8.9%)、数学和计算机(8.8%),以及社会科学(4.4%)。这种选择与商业管理专业的相关职位盘踞历年“热门职业”榜单有关。但,仅凭就业趋势选择专业,尤其是美国本科专业,未必靠谱,这是因为“本科专业”在就业市场上发出的“信号”越来越弱。
仅有法学院、医学院和商学院等个别专业和学院提供更高级别的职业培训,如今很多职业都相应设立了研究生教育项目,比如教育、社会服务、图书馆情报、公共管理、艺术和新闻等,结果是职场门槛提高,本科文凭并获得职场“入场券”的难度增加。以商科最热门的会计专业为例,2009年开始,美国一些州的会计师考试资格要求提高,比如纽约州从原来要求的先修120个学分,提到150个学分,这意味学生本科毕业后还需获得硕士学历,才能取得会计师考试资格。因为这个改革,很多会计师事务所也开始只招收硕士。
经济形势不好,本科生的处境更糟。罗格斯大学(Rutgers University)公共政策教授霍恩博士对全美2006-2010年毕业的571名本科生做过一项就业调查,发现仅53%的人有全职工作,超过50%的人从事的工作根本不需要本科文凭,62%的人认为如果要在职业上进一步发展需要接受更多的正式教育。这是针对美国学生的调查,对来自中国的本科留学生,这意味着在北美的就业机会大大降低了。
由此可以发现,本科选择热门专业,找工作时并不一定会占据优势,一来,竞争激励;二来,职场上会有一大批高学历者“压”着你,最终,你可能还须到研究生院继续深造。
也有人会这样想:如果本科期间为专业打好基础,研究生时的知识水平更进一步,就业竞争力也就更强了。不能否认这样的作用,不过当你真正读到硕士,你也会发现很多课程与本科时是一样的。笔者有位香港最好的幼儿园朋友是一名财务会计教授的助教,这位教授同时给本科、研究生上课,结果他发现,教授用的课本和留的作业完全一样,并且审计课还是本科、研究生一起上课。在美国高校里,这个情况绝非孤例。这是因为不少学院的研究生教学是针对该专业非本科毕业生,换言之,即假设这批研究生是没有受过该专业本科训练的。以某北美高校会计系介绍为例,他们在官网上言明:“我们学生的本科专业包括从A到Z的专业”——“A”是Aeronautics(航空学)的缩写,“Z”是Zoology(动物学)的缩写,以此说明学生专业来源的多样性。
这样看来,本科学生更适合根据兴趣,广博吸纳知识,早早确定专业,且学习视野狭窄,今后难保要“重复学习”。
不同职业对个人的要求趋向统一,高校通识教育也由此发展起来,目标是让学生先做有学识的人,再做“专家”
从长远职业发展看,很多人会体会到,当事业达到一定阶段时,要想再成功,就不再取决于掌握专业技术的多少,而是依靠一些“软”的东西,其中尤其紧要的是社交能力和表达能力。曾有一所著名医学院招生官谈到,医学院比较喜欢本科是通识教育的学生,认为他们日后能较好地与患者交流。另一位做财务的朋友也告诉笔者,财务工作做到最后还是看社交、表达能力,看如何“推销”自我,比如会计事务所的合伙人、财务公司的业务代表,都是在做“推销”自己服务的工作。
美国高等教育史的发展也证明了这点,通识教育的发展就是因为随着专业训练的深入,一些白领职业,比如医生、律师和教师等,日益需要在开始专业训练前,强化阅读、写作、表达和分析性思考能力。以高质量本科教育为办学宗旨的美国博雅学院,也称文理学院,一般要求学生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和艺术四个方面都选课,此外学校还有交叉学科、独立研究和外语的课程要求,这一切的目的就是要求学生先做有学识的人,而后再做“专家”。
因此,建议留学美国的学生,不要太早确定美国本科专业,不管是在文理学院还是综合性大学,在本科阶段,尤其是一二年级,扎扎实实地提高语言、写作、表达能力,拓宽知识面,多了解所在国家与地区的历史文化,多参与社团活动,这些比专注于个别专业和技术,对日后的发展都要有益得多。至于专业,你可以在高年级、或进入研究生院后再做选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