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子的化学符号符号是“n”。
定义:中子(Neutron)是组成原子核的核子之一。
中子是组成原子核构成化学元2113素不可缺少的成分(注意:氕原子不含中子),虽然原子的化学性质是由核内的质子数目确定的,但是如果没有中子,由于带正电荷质子间的排斥力(5261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就不可能构成除只有一个质子的氢之外的其他元素。
中子的衰变:在原子核外,自由中子性质不稳定,4102寿命约为15分钟。
中子衰变1653时释放一个电子和一个反中微子而成为质子(β衰变)。
同样的衰变过程在一些原子核中也存在。
原子核中的中子和质子可以通过吸收和释放π介子互相转换。
结构:中子对外显示电中性而具有磁矩。
高能电子、μ子内或中微子轰击中子的散射实验显示中子内部的电荷和磁矩有一定的分布,说明中子不是点粒子,而具有一定的内部结构。
中子是由3个更深层次的粒子——夸克容构成的。
用途:中子是研究核反应很好的轰击粒子,由于它不带电,即使能量很低,也能引起核反应
质子失去一个正电子变中子,中子失去一个电子变质子,如此不是正电子=电子吗?怎么解释?谢邀。
题设的命题,不知从何而来,有点绕,先把翻译成符号与解析式,然后再谈笔者的分析。
质子符号p,中子符号n,电子符号e⁻,正电子符号e⁺。
题设的意思是以下两个方程:p-e⁻=n...(1),n-e⁺=p...(2)现在来分析这两个方程。
将式(1)代入式(2),有:(p-e⁻)-e⁺=p,即:e⁻+e⁺=0...(3),显然,题主对命题的推论是不对的。
不过,读者不要以为,方程(1)与方程(2)满足数学要求就一定是对的,事实上它们就是错的。
根据质量关系:电子m₀=0.511M [eV/c²],质子p=1836m₀,中子n=1840m₀,p=n-4m₀,故方程(1)与方程(2),都是违背质量守恒定律的,显然都是错误的。
根据粒子物理学的观点,质子与中子的质量构成,分别如下。
p(1836m₀)=uud(9.6M)+μ(105.7M)+g(?)...(4)其中,uud是三夸克,相当与一个高能正电子(e⁺),电荷与电子相同,质量比是9.6/0.511= 18.9,即:e⁺=9.6M=18.9m₀...(5)据说,胶子质量g=0,这就严重违背三大守恒定律。
中子的质量构成,有两种表示方式:n(940M)=p(938M)+e⁻(4m₀)+ve(?)...(6)n(940M)=udd(e⁻,12M)+μ(105.7M)+g(?)...(7)式中,e⁻是高能负电子,电荷量等于核外电子的基本电荷(e),但质量可以是电子质量的23.5倍,即:e⁻=12M=23.5m₀...(8)ve是电子型中微子,质量可忽略不计,或干脆不存在,这个问题本来就是问题,不在话下。
电子的身份是非常复杂的。
个人认为,同一个电子(e⁻)在不同的位置,叫法有别:①在原子核的外部,叫核外电子;②在原子的外部,叫自由电子或β粒子;③原子核的内部,统称高能电子;④在质子内部叫高能正电子,与缪子负电荷对抗而极稳定;⑤在中子内部,叫高能负电子,与质子正电荷对抗但不稳定;⑥在超真空的零点区域(≈0K),叫场量子;⑦在电子湮灭后的场量子,叫临界引力子;⑧从原子核衰变释放的电子,叫β粒子;⑨慢足光电效应阈值的,叫光电子;⑩当电子在逆向强磁场例如在安德森云室里,电子的南北极颠倒了姿态,变成所谓反电子。
其实是高能正电子,反物质是不存在的。
粒子物理学所谓的反物质粒子。
反物质粒子都是大型强子对撞机(LHC)在反向强磁场(与质子磁场反向)条件下撞出来的。
Stop here。
物理新视野与您共商物理前沿与中英双语有关的疑难问题。
题主思路是不是有点混乱,既然两个转换方向都是失去,那正电子和电子肯定不是一个东西,而是应该是在某些性质上相反的东西,因为前进方向是一致的,如果不是相反的,意味着质子和中子将会成为永远陷入循环的两种状态,而显然物理学并不这么认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