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制的特点

科举制的特点,第1张

科举制的特点 科举制度的开创有什么样的意义和影响?

中国的科举考试制度开始于隋唐,结束于辛亥革命前夕,历经一千多年。

科举考试制度的兴起,对于封建王朝的统治具有积极意义的一面。

通过科举考试让广大读书人有了一条入仕的途径,从而控制住了读书人的思想灵魂。

所考内容范围、科目及所考题目都是由朝廷钦定,体现的是封建王朝的意志,当然捍卫的是封建统治阶级的利益。

其积极意不外乎对稳定社会局势、选拔官员和文化传承有推动作用。

科举考试始于隋唐,应该说完善于宋代。

尤其是北宋对应试人员的出身没有过多的限制,曾经出现过师生、父子和主仆同场竞争,同科及第的局面,这不能不说是一种不拘一格选拔人才的良好开端。

科举考试制度对古代中国历朝历代,选拔知识分子充实官员队伍的影响是非常深刻的。

尤其是对马上民族入主中原的元代和满清王朝,不仅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巩固和发展,并且与前朝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翻开任何一本史书,凡是能够留下文字的古代先贤,绝大部分的人都是饱读诸子百家,四书五经,不少人都是进士及第。

从某种意义上说,科举考试促进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任何事情都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影响。

科举考试之所以历经一千多年长盛不衰,说明在人才选拔方面还是受到了统治者和部分读书人的欢迎。

消极影响故然不可低估,吴敬梓的一本《儒林外史》概括了多少读书人的血和泪,被选入中学生语文课本的《范进中举》一文,更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历史已经进入到二十一世纪,讨论科举考试制度的优劣,还是要遵循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辩证分析历史上所发生的对社会影响深刻的事件,以史为鉴才能促进社会文明的向前发展。

(2020/02/08)

严格意义上来讲,“科举制度”始于唐朝,是古代封建社会在选拔人才过程中一种主要形式,也是封建社会最公平的一种制度,他摆脱了魏晋时期九品中正制选拔人才的桎梏,解决了门阀贵族对官场的垄断,为社会中下层出身的人才进入仕途开创了一条光明的道路,与其它用人制度相比更显进步性,它对中国古代政治、文化发展有着积极意义。

沿着历史文化发展的脉络,简要分析科举制度的开创对古代封建社会的意义和影响。

是什么原因推动了“科举制度”的产生,对比其他的人才选拔制度,它又有着什么样的优越性呢?要说明这个问题,首先要对中国封建社会的人才选拔制度作以简单的回顾。

中国封建社会人才选拔制度,首先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世卿世禄”制,然后是秦朝时期的“选士、养士制”,后来又历经了东西汉时期的“察举制”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发展到隋唐时开始创立“科举制度”,宋、元、明、清四朝直接沿习并完善了“科举制度”,并一直延续了1300多年。

“科举制度”直接改变了封建社会的入仕途径、教育目标、考试内容和考试方法,从而显现出“科举制度”的进步性、科学性和公平性。

我们在此先梳理一下封建时代的选官用人制度:首先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世卿世禄”制度。

在春秋以前,官吏主要通过“世卿世禄”制度产生。

古代的贤士经过“乡举里选”,由乡老或者族长选拔本乡土的贤士,再经过层层上报,最后直达朝廷,由王亲自考察任用。

此时的贤士基本上是在贵族阶层产生,因为只有他们才有条件接受教育,这事实上就是世袭制,中下阶层的人是没有机会接受系统教育的,因此也无法跻身于贤士选举之中。

到了战国时期,礼乐制度崩坏,“世卿世禄”已经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选官用人的方式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到了战国后期,秦始皇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集权制封建国家,这时候想进入仕途,只能经过开拓田地和建立军功才行。

《通典卷·十三·选举》:秦自孝公纳商鞅策,富国强兵为务,仕进之途,唯辟田与胜敌而已,以至始皇,遂平天下。

其次是汉朝的“察举制”和“征辟制”。

到了汉高祖刘邦统一天下,为了适应国家发展的需要,因此亟需建立一种选官任人的制度。

在这样的条件下,汉朝历代皇帝以秦朝选官制度为基础,建立和发展了一整套选拔人才的制度,包括了察举制、皇帝征召制、公府与州郡辟除制、大臣举荐制、考试制、纳资制等多种形式。

但是汉朝选官任人主要还是以“察举制”和“征辟制”为主。

“察举制”说白了也就是选举制,主要是一种由下向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

汉代察举的标准主是要德行要好,文学水平要高,要精通法令,还要有处事手腕和能力,被称为“四科取士”。

虽然察举的标准只有四科,但是却包括了孝廉、贤良方正、茂才、文学以及明经、尤异、明法、兵法、治剧、阴阳灾异等众多科目,只要考过了这些科目,就等于有了实授官职的资格。

“征辟制”和“察举制”的选拔官吏的方法完全不同,“察举制”是从下到上,而“征辟”是从上到下,分为皇帝征聘和府、州、郡辟除两种方式。

“皇帝征聘”主要是对有名望的才能俱佳的人士采取特征与聘召的方式,选拔作用。

而“辟除”则是朝廷高级官员为了工作需要任用属吏的一种制度,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由三公府辟除【是指大司徒(丞相)、大司空(御史大夫)、大司马(太尉)这三公府】 ,可自行辟除僚佐,分曹处理日常政务,或荐举、察举出补朝廷官或外长州郡官;另一种是州郡辟除,由州郡佐吏,考察本地官吏或试用人员的资历、功劳,才可以被荐举或被察举,通过后可升任朝廷官吏或任地方长吏。

但是“辟除”这样一种选官制度有着非常大的弊端,可以成为主官施行私恩的手段,一旦被辟除人员通过考核,就可能成为主官的势力集团中的一员,这极大的消弱了中央集权制度的权威,也推动了地方割据势力的发展,造成了东汉末年国家四分五裂的不利局面。

再次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

此项制度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魏文帝曹丕采纳尚书令陈群的意见而制定,为什么要推行了“九品中正制”,主要原因是在汉末军阀混战的冲击之下,社会动荡,人员锐减,乡里的组织遭到严重破坏,“乡举里选”这种传统推荐人才的方法已经没有办法再施行下去,而国家又急需大量的官吏来治理,因此根据国家需要,制定了这种制度。

其主要方法是在朝官中推选有声望的人担任地方各州郡的“中正官”,由他们来负责本地士人的察访,并按其才德声望,将其评定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个等级,“中正官”依据士人的品级,向吏部举荐,然后授官。

这种方法的好处是解决了魏晋初期选拔官吏无标准的问题,还缓解了中央政府与世家大族的紧张关系,为魏晋实现全国统打下基础;坏处是大小“中正官”都被天下门阀贵族所垄断,他们偏袒自己的士族人物,打压排挤寒门子弟,致使社会出现“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阻碍了中下阶层士子晋升提拔的道路。

最后是隋朝的科举制度。

在南北朝后期,由于均田制的改革,中小地主阶级势力增长迅速,迫切需要晋升为国家的管理者,因此就要打破门阀贵族的垄断。

到了隋朝时,国家实现了统一,为了实现中央集权,解决中小地主阶级的主观诉求,隋文帝便废除了九品中正制度,在选官上实行了科举制,并开设了“志行修谨”和“清平干济”两科,开始以考试的方法量才录用,这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上的重大改革,为以后历代所沿用。

其实严格意义上来讲,隋朝的科举还不算是真正的科举制度,因为它的选官办法还是沿袭了两汉时期分科和察举的制度,并且它还没有科举制三个最重要的特点:一是自由报名,不用官吏推荐,二是固定考试时间,三是严明考试纪律。

以上三点隋朝科举皆不具备,因此不算科举制度。

了解了历代选官任人的制度,我们再看看唐朝继承和发扬的“科举制度”到底有什么样的意义和影响?由于隋炀帝杨广的残暴统治,隋朝在建立37年之后,便被大唐王朝所替代。

李渊建立唐朝以后,为了选拔任用中小地主阶层中的人才,而沿用了隋朝科举制度,并于武德四年,设置秀才和进士两科,凡各地学士及白丁,只要有品德高尚,学识优良,通过层层考试,最后便可由朝廷录取任用。

由此可见,无论是贵族门阀,还是士子白丁,都可以通过考试来参与朝廷用人的选拔,唐朝由此开创了新的科举模式。

唐高祖以后,唐朝所有皇帝都十分重视科举制度的发展。

武德五年十月,诸州共贡明经一百四十三人,秀才六人,俊士三十九人,进士三十人。

唐太宗李世民登上帝位以后,他作为一个开明的君主,为了国家的健康发展,开始对各项政策和制度进行大力改革,其中科举就是最重要的一环,在这种情况下,唐朝的科举制度极快的成熟完善起来。

唐太宗认为科举制度是选拔地方官员的最佳方法,他也把地方上的吏治视为重要的治国内容之一,他曾说过:“知人之本,莫如刺史最重,县令甚是亲民要职”。

因此他十分重视文化教育,极力推动文化教育的发展,使得唐代官学和私学教育不断的繁荣,为国家取士培养了大量具有较高文化素质的人才,仅贞观时,国学馆学生就有8000余人,成为了参加科举考试的重要力量。

唐朝的科举考试有“常举”和“制举”两种。

“常举”是每年都举行,在进士科之外,设立了明经、秀才、明法、明算、明字等多种科目。

国学馆的学生可以直接报考,不在国学馆的可以自已向州、县报名,通过后由州县呈送中央统一参加考试,其中参加考试的士子以应试进士、明经两科的人最多,这两科也最为清贵。

进士考试的内容着重于诗赋和时务策,明经考试的内容侧重于儒家经典的记诵。

“制举”是由皇帝临时下诏举行的科举,其科类极为丰富,有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文辞清丽科、武足安边科、博学通艺科、才高未达沉迹下僚科、军谋越众科等百余种,除了学生士子以外,低级官吏也可以参加考试,官吏考中以后可以立即升迁;士子考中后也立即由吏部任职。

到了武则天执政时期,社会上已经形成了喜爱文章之风,从此开启了大唐诗歌光辉灿烂的历程,对我国后世文化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成为了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

武则天十分重视科举考试,大开科举取士之门,她不但亲自主持考试,用人还不看门第出身,不管你是贵族高官子孙还是普通士子,只要你有才干能力,就可以录用,而且还特别注意从科举出身者中间选拔高级官吏,因此朝廷中科举出身的高级官吏的越来越多。

武则天但重视文科,还首开武科,由兵部主持,文武士子参加科举的积极性空前高涨,这就在社会上形成了极好的学文习武的风气,文化教育的普及得到了全面发展。

“状元”这个词的来历就是从武则天时期开始的,因为考试及格者称为“及第”,考生投送履历表,叫做“投状”,所以进士第一名称“状头”或“状元”。

唐玄宗李隆基在位期间,不但承袭前几任皇帝对科举制度的重视,还开创了后世贡举入监制度和学生补阙制度,唐玄宗还下令天下州县在乡里设立学校,使学校教育普及到基层,这是中国文化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极大的推动了教育在唐朝的兴盛。

唐朝以后,宋、元、明、清四朝又对科举考试进行了补充完善和发展,到了1905年,清朝官员袁世凯、张之洞奏请罢停科举,以便推广学堂,咸趋实学,延续了1300余年的科举考试自此泯灭在历史的长河中。

科举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极为重要的正面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科举制度改善了国家的用人制度,体现了科举考试公平、公正、公开的优点。

使得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也让他们有了进入社会上层施展才华的机会,从而提升了政治地位,有力的提高了官员的整体素质,极大的缓和了社会的突出矛盾。

二是科举制度传承了中国文化的精华。

作为考试内容,读书人最重要的就是学习知识,没有知识和能力,就无法承担治理国家和地方的任务,因此在推动文化教育发展的同时,还使得中国文化得到了延绵不绝的传承,丰富了诗、词、歌、赋、小说等艺术形式,推动了中华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三是科举制度对封建统治阶级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科举制度是为了选拔官员而设立的,这样就体现出了任人唯贤、唯才,减弱了门阀贵族的对官场的影响,同时给中小阶层的士子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入仕机会,并使大批中小地主及知识分子进入到封建国家统治机构中来,为封建统治阶级拓宽了人才基础,提高了管理社会的行政效率。

四是科举作为士子进入仕途的唯一公平途径,能在很大程度上激发社会学习风气。

想要在科举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就必须拥有渊博的知识,一个处于社会中小阶层的人想要高榜题名,进入仕途,光耀门楣,主要是依靠科举考试,除此之外,别无他途,从而社会上形成了良好的学习的风气,养成了人人学习的良好氛围。

从以上四点可以看出,科举制度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与此同时,随着科举制度发展的不断深入,其弊端也日益突显,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科举制度发展到明清时期,考试形式僵化,内容陈旧落后。

如八股文考试形式束缚人们思想和眼界,扼杀士子追求实际学问的本领,束缚了人的创造力。

使得许多士子为了求取功名,思想浸淫在考试范畴中不可自拔,只会死读书,不会创造性的开展学习。

二是科举考试内容狭窄,只偏重于经史子集,忽视了自然科学在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由此而造成了读书人只知道学习经史子集、人文伦理等考试内容,忽略了研究科学技术,造成了封建社会科技发展逐渐没落,最后落得丧权辱国的悲惨下场。

三是科举考试成了统治阶级在思想上束缚知识分子的工具。

统治阶级制定的考试内容,主要目的是为统治阶级服务,因此禁锢知识分子的思想,使得他们在学术上和思想上无法进行创新,产生了一批像范进那样的读书人,对社会进步毫无益处。

四是科举制度对人们的文化心理造成了严重影响,“三观”脱离了正常轨道。

科举成为人们毕生追求的事业,科举考试的成功与否直接决定了士子一生的命运,它严重影响了士子们的思想价值观和责任感,产生了许多人生悲剧。

五是败坏了政治生态,形成了政治圈子。

科举制度的政治化,推动了师徒关系的盛行,造成了严重的师门裙带关系现象,在社会上形成了官官相护的不良风气;同时还造成官场塌方式腐败,这些人形成政治圈子不断争斗,影响了国家的正常运行,踏践了社会的公正、公平,造成了官场的倾轧和社会的混乱。

综上,笔者认为,科举制度本身来讲是能推动社会发展的制度,是一项好的选官任人制度,其本身并无重大瑕疵,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其精华部分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有着深刻的借鉴意义。

同时科举制度在发展中存在的弊病,也为我们以史为鉴提供了重要参考,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更好的推动现代人才选拔制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378027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17
下一篇 2022-10-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