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对的化妆舞会

派对的化妆舞会,第1张

派对的化妆舞会

在化妆舞会上人们用戴上特殊的面具还穿上奇怪的衣服使别人认不出自己并且和同样戴着面具穿着奇怪衣服的人跳舞。
中国的派对
Party在中国起源于清末,由洋人带入,后由一班教会大学学生把这洋社交流行起来。其实所谓Party,无非就是志同道合者聚在一起,结友神聊。旧中国的社交场上有两种人:一种是老派全中式的,他们的聚会称为“饭局”或“茶叙”、“薄酌”,男女眷分开活动互不照面,先生们可出局票请舞女陪客也不会请太太一起赴宴;另一种是洋派的,夫妇共同参加社交。这种新式应酬以跳舞、乐器演奏等个人表演替代外面请戏班子唱堂会。Party强调自娱娱人,注重个人发挥个性空间。因为是源自西方的,英语和西洋音乐自然是其灵魂。这两类社交人士都具相似的坚实经济基础,拥有自己的社交圈和生活方式,都在社交场上游刃有余,应付自如。他们经常盛装出入各私人公馆会所或高级社交场所,从前称之为“醉生梦死”。其实,一定程度上讲,社交是协调社会各方冲突最有效的润滑剂。不同的是,Party的灵魂是女主人而老派社交的灵魂是男主人。Party在中国兴起完全由一百多年前大学生带起,故而初时少功利少应酬色彩,更侧重对人文艺术的探讨和美好理想的向往,比如上海圣约翰、沪江两大学的学生最多Party高手,贵族女校如中西女中专有家政课教学生如何在家庭Party中当好女主人角色,在此笔者深得母亲真传,早于1964年在朋友家南阳路一幢小洋房内,我就成功搞了一次圣诞Party。有读者会不解,那时可以开Party?其实直到“文革”前,北京上海等发达城市的资本家、高知仍可在一定的区域内保留一方自己的生活空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378073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17
下一篇 2022-10-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