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政法大学就读是怎样的一番体验

在中国政法大学就读是怎样的一番体验,第1张

在中国政法大学就读是怎样的一番体验 1、梗概
中国政法大学,校友口中的“法大”,其余人口中的“中政/中政大”,黑子口中的“昌平法律职业专科院校”,特色且唯一特色是法学。为了改善偏科现象陆陆续续增加了一些专业,其中勉强不算坑爹的只有德语专业。其余的专业,比较鸡肋。除非:①你渴望这个学校的名头;②你可以吃苦,辅修法学。
校史、学院设置、专业设置,可以百度百科。
2、硬件
(1)整体
小,比许多地方的超级中学都小。
偏,地处北京六环外的昌平区,靠近长城,距离五道口40min车程,地铁还未开通到学校门口,附近有一个档次中上的商业Mall。
破旧,90年代电视剧电影取景地(真的),最崭新的教学楼是逸夫楼。教室少,图书馆小,教学楼内有空调。
校园绿化少,色调以土黄砖红为主。当然你可以拿其他答主的单反照片打脸,但经过精心专业取景、处理,再丑陋的东西都有惊艳的一面。可我实事求是的说,法大校园真不算美。还记得《三体2黑暗森林》里,面对着“唐”号正在建造的巨大舰体,吴岳心中首先浮上来的是什么想法吗?
“怎么看上去这么旧啊…”
对,就是这样。
(2)住
校外男寝4人间上床下桌,其余校内寝室皆6人间上床下床【改正:校内也有4人间】,寝室内基本没有学习空间,无空调,有宵禁断电断网,网速尚可,夏天极为煎熬。大澡堂,4个口味一般的食堂。
(3)学
一个法大的法学专业学生,标准的四年是这么度过的。
大一到大二,茫然的学;大三上学期,开始纠结于未来的出路:考研/LLM/工作;大三下:准备司考;大四:实习、找工作/考研/准备LLM。
其他答主也提到,法大选择考研的学生数量是非常多的,毕业参加公务员的也很多。这不是说明法学的学术气息有多好,恰恰暴露了现在法大的一个缺点:缺乏一个官方的、系统化的、统一的、指导学生毕业后抉择去向的课程或组织。
许多人昏头昏脑的读了几年书,不知道自己读书是为了干什么,不知道自己的职业规划是什么,一窝蜂的跟风考研,近几年又一窝蜂的跟风出国读LLM。
学校没有做好领路人的作用(至少我没有感受到),所有的东西都靠自己摸索。俗话说,“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虽然大学的意义是在于培养独立自主之精神,但如果有一个尽职的师父,接下来会少走很多弯路。
对硬件详尽的介绍,可在人人网搜索“法大信息共享”。
3、软件
(1)师资
法学方面,师资非常强大,名师如云,几乎个个专业性极强,但近几年流失的人才也不少。
大学英语老师比你们高中英语老师从各个方面都相去甚远。
(2)学生
在这里你接触到的都是一流水平的学生,跟国内一流名校相比几乎没什么两样,该有的素质几乎也具备。
这里的几乎,扣分在视野狭窄、综合性思维弱上。我的同学,有时候给我一种天真单纯的感觉,以法为天,一旦跳出这片天空就见光死了。
(3)学术氛围
这里的学术专指“法学”,氛围良好,老师的思想都很尖锐前卫,学生举办的活动也十有八九跟法律相关,还有各种辩论赛、学术论文大赛等。
其余的,如文学艺术、自然科学等,在这里几乎找不到痕迹。
4、影响力
(1)国内
仅次于北大、人大,和清华、复旦不相上下。【评论中有知友提出排名有误。这个排名是我从知乎、土兔、寄托、绿舟等网站,汇总了就业市场对法学应届本科毕业生的偏好,最后得出的大概印象,主观因素较大,不能完全代表真实数据。由于法大顶尖学生都有考研、出国的偏向,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选择就业的毕业生总体水平。】
(2)国际
尚可,不如北大、清华、复旦的学生,有时候甚至不如人大。
5、如果你有志于就读CUPL的法学专业,你要做好怎样的思想准备?
我前段时间劝走几个想来法大就读的高考生,建议他们就读同档分数的中国传媒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等校。
为什么?
因为读法律太辛苦了。
因为在中国政法大学读法律太辛苦了。
这个专业,极度需要苦学精神来习得知识,需要经济实力来让自己走出国门,需要丰沛精力来熬过就业初期的艰难。这个学校,又开放又闭塞,又前沿又落后,成于法也败于法,也称不上厚待学生。
一旦选择了,就没有回头路,因为这里几乎没有转专业的说法;而这个学校,也没办法在未来给你一路绿灯,更多靠你自己去拼、去学、去走出去,孤独奋战。
所以问问自己,有毅力和自制力吗?有明确的职业规划吗?有做好生活上吃苦的准备吗?对法学真的有足够的兴趣吗?
如果这些你都能毫不犹豫肯定的话,那么恭喜你,你是法大的一员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380198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17
下一篇 2022-10-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