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道德经的理解,各有不同,老子本人不出来解释,谁也不能说自己的解读就一定是准的。
这很“天道”,本来“道”就是一个清晰又模糊的理念,写得太明白了,未必就是对的、好的。
可道,解释为“可说”的是主流,也有看法是“可以寻找、了解、研究、遵循”的意思。
至于再其它的解释,就没什么太可信服的了。
或者,老子这两个字里,以上这些意思都有,一字多意,古文很常见,至于读者理解多少,理解成什么,全凭悟性和心性。
我比较倾向,一字多意。
读道德经,参照古往今来的各种译文,是必须的,但更重要的是自我理解,不一定要同意别人的看法,甚至不一定要同意老子的看法。
真读一百遍,理解会变化好多次。
其实,大道至理,格局太高,不适合凡人参悟,好比蝼蚁,去了解宇宙形成的原因、地月引力的相互影响……毫无意义,研究完了,还是得为几块面包渣拼命。
天道之下,浩瀚环宇,人类的所谓皇权霸业、丰功伟绩、青史留名……不也就是“面包渣渣”而已吗?!个人感觉,大概知道一下,作为自我心态调整的参照常识,就行了,不必太深究了。
说得不对、招人烦的地方,请见谅。
"常"字是为了避讳汉文帝刘恒的名字而改的字。
真正的原文是: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
其实这两句话是一样的意思。
细分的话,道,指事物的本质,名,指事物的表象,它俩是一个整体,统称为道。
一件事物诞生,人接触到以后,认识、了解这事物,会给它下一个定义,并且认可它,就是“道可”;但是,人是不断进步的,在人进步以后,会重新认识、了解那事物,推翻之前的定义,这就是“道非”。
这种“可”“非”不断循环,观念不断更新的过程,就是“道”。
比如,我们以前认识的天地,认为“天圆地方”,这就是“道可”;后来,我们知道了,地球是个星球,学术上发展成出了地心说,那么,“天圆地方”就成了“道非”,地心说就是“道可”;再后来,又有了日心说,那,地心说就是“道非”,日心说又成了新的“道可”。
这种推翻前论、不断进步的过程,正是人了解天地万物、宇宙苍生的最基本的规律。
这就是道。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