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公元772~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叫醉呤先生。
祖籍山西太原,出生在河南新郑后迁居河南荥阳。
晚年官至太子少傅。
中唐著名诗人,与李白、杜甫并称“李杜白”。
但是他与李、杜及其它诗人不同,他健在于世时,他的诗文已经享有盛名,以至全国各阶层人士和酒楼歌坊,社会民间都纷纷传唱。
他的作品也流传到日本、新罗等东亚国家。
在早期的日本,巜白氏文集》是日本文学汉化的重要依据。
他的代表作巜长恨歌》、巜瑟琶行》脍炙人口,不仅在中国流传,还一直入选在日本中国学生的国语必读教材之中。
日本nhk电视台的记者曾多次到河南洛阳专程访问白居易的嫡系后人,对着电视镜头,白氏后人朗读了白居易的巜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的前四句:“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白居易祖父白湟曾经是杜甫大诗人故乡河南巩县的父母官一一县令。
因为与相邻的新郑县令为同僚;且关系十分密切,又见新郑山川秀丽,民俗淳朴,于是举家迁移到新郑城西的东郭宅村(今天的东郭寺),所以与杜甫应该为大同乡乡党。
白居易和元稹、李绅都是新乐府诗派的中坚力量,互相都是好朋友,经常往来,互相唱和,比如著名的巜长恨歌》就是与元稹的唱和作品。
但是应该遗憾的看到,以两首巜悯农》诗流芳后世的李绅,虽然写出了“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的警世意义,不亚于杜甫的“朱门酒肉臭 路有冻死骨“。
但他本人却极端的言行不一致,他在当了官;特别是做了宰相以后,特别喜欢吃鸡舌,每餐一盘要杀活鸡三百,同时代的诗人韩愈、贾岛、刘禹锡、李贺,对其侧目摇头、颇有责言,而白居易却不置一辞,暧昧处理。
对元稹帅哥也是是非不分,元稹的初恋情人崔莺莺是一个十分单纯的千金小姐(元帅哥的初恋原型)一旦得手后却“始乱终弃”,不负责任。
在人格上他从一个立场鲜明的反贪斗士变成为了升官而投靠宦官的肖小之辈,白居易仍然不发一言,友好如初。
而在元帅哥去世后,白居易才在为其作的墓志铭中写道:“以权道济世,变而通之,又龃龉而不安“的字句,说明白居易也是一个内心深处矛盾重重的人。
但是,这些处世哲学并不影响他成为一代大诗人,贞元十六年(公元800年)白居易中进士,于是进了政府的大门,成为校书郎,到元和元年(806年)是他创作高峰,撰巜策林》75篇,作《观刈麦》和巜长恨歌》。
元和二年,他也当上了和杜甫当年相同的“左拾遗”职务。
晚年的白居易大多时间都在洛阳的“履道里”度过,与刘禹锡互相唱和,经常游历龙门,作品有《池上篇》和巜醉呤先生传》(也是自传)。
白居易也是一位慈善家,他利用为元帅哥作墓志铭的“润笔”七八十万钱,开挖龙门一带阻碍行船的乱石滩,事后作《开龙门八节石滩诗二首并序》,这个不单具有文化价值,而且是宝贵的水文资料。
唐武宗会昌六年八月十四日(公元846年9月8日)白居易在洛阳去世,葬于洛阳香山,享年75岁。
元朝诗人元好问诗评曰“并州未是风流域,五百年中一乐天”。
并留注:“陶渊明,晋之白乐天”。
关注我;为你解开历史幕后的问号❓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其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