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和会及其后续处理远东和太平洋会议的华盛顿会议召开在一战结束以后,是帝国主义国家之间为了进行利益划分而召开的两次会议,因为会议中涉及中国山东主权问题引起国人广泛关注。
巴黎和会在1919年召开,华盛顿会议在1921年11月-1922年2月召开。
两次会议时的中国正处于军阀混战时期,具体的让笔者详细叙述一下。
1911年的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2000多年的帝制统治,让民主和共和深入人心,但最终被袁世凯掌握了政权。
在打败了革命党人的几次讨袁军事行动后,鬼迷心窍的袁世凯妄想称帝,并在1915年年底宣布称帝,国号洪宪。
他的这个行为无异于倒行逆施,包括他的部下在内的全部人民都表示反对。
蔡锷等人护国军讨袁,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号,继续担任大总统。
经历了称帝风波的袁世凯在1916年去世。
而在这段时间里,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起初中国并未参与,日本以对德作战的名义,派兵强行接收德国在山东的权益,山东问题由此而来。
在袁世凯去世后,黎元洪继任大总统。
但黎并不是北洋系军阀,也没有实权,当时的大权在皖系军阀首领段祺瑞手中掌握,段祺瑞担任国务总理。
在此期间围绕对德宣战爆发了第一次“府院之争”并最初引发了张勋复辟,最终段祺瑞控制了局面并赶在一战末尾实现对德宣战,为日后中国成为一战战胜国奠定了基础。
同时中国也为协约国(反德的一方)提高了大量的粮食和劳力,为协约国取胜投入了一定力量,成为理所当然的战胜国。
在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各派系经常发生混战,政局一直不稳定,从袁世凯去世(1916年)到北伐战争结束北洋军阀统治(1928年)共经历三任大总统,一任代大总统,一任海陆军大元帅,还包括大总统复任一次(黎元洪)、临时执政一次(段祺瑞),国务总理和代国务总理署任九次。
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召开时的总统是出身北洋系的文官徐世昌。
在第一次府院之争结束后,段祺瑞赶跑了黎元洪,让冯国璋任代总统,段祺瑞自己任国务总理。
但段祺瑞和冯国璋虽都出身北洋军阀,但分别属于皖系和直系,围绕各自派系利益展开斗争,并引起了第二次府院之争。
在第二次府院之争后,为了平衡各方利益,徐世昌成为大总统,也是仅有的一位文官大总统,徐属于袁世凯的智囊,袁世凯除了称帝每走一步都有徐为其献言进策。
徐在北洋系内也素有老好人,极力调停各方关系。
作为大总统他极力希望通过巴黎和会和其后的华盛顿会议利用美国和英法压制对中国危害最大的日本,收回日本在中国的非法利益,并想尽办法废除不平等条约,逐步恢复中国的自主。
但现实是残酷的,虽然中国据理抗争,利用列强之间的矛盾为中国争取利益,迫使日本有条件的放弃了山东的权益,但中国真正实现独立自主的路还很远,列强不会放弃在中国攫取利益。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看到今天强大的中国,不能忘记曾经的四分五裂和弱国无外交。
只有中国足够强大,中国的主权和独立自主才能真正掌握在中国人自己手中。
奋进新时代,为民族伟大复兴继续努力奋斗。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欢迎关注批评指正。
第一次世界大战过后,世界上27个战胜国在法国召开了巴黎和会,这次和会的本质就是英美法帝国主义战胜国对德意战败国所占有的全球殖民地权益的瓜分。
中国作为战胜国之一,却在巴黎和会上受尽屈辱,不但没收回德国强占的山东半岛,反而被列强私相授受,明文规定由日本接管德国在山东半岛的全部利益中国当时处于水深火热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状态,弱国无外交,加之北洋政府腐败无能,外交失败的消息传回国内,北京的大学生怒发冲冠,联合广大市民、工商人士举行大规模的罢课罢工运动,近代史第一次最伟大的学生运动:五四运动爆发了!巴黎和会是五四运动的导火索,五四运动是一场毫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中国新民主主义此后蓬勃发展,无产阶级开始登上中国的政治舞台!1921年至1922年的华盛顿会议则是巴黎和会的继续,核心就是瓜分列强在中国的利益。
当时的中国社会状态可以用万古黑夜来形容,北洋军阀连年混战,政府昏庸,军队腐败,民不聊生;帝国主义的铁蹄在中国肆意践踏,横行无阻;经济凋敝,国家的经济命脉掌握在帝国主义和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手里;国父孙中山和他创立的国民党还在为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努力奋斗;共产党只是一个刚成立的几十人的小党派;谁来拯救如此苦难深重的旧中国,各党各派开始了自己的救国救民的探索,天佑中华,中华民族从未被困难压垮,29年后一个红星闪闪的大国屹立于世界东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