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般武艺”始见于南宋华岳撰《翠微北征录》。
该书卷七记 “武艺一十有八,而弓为第一”,但没有给出“十八般武艺”的具体内容。
明代后期万历年间,“十八般武艺”的具体内容有了新的表述:“一弓、二弩、三q、四刀、五剑、六矛、七盾、八斧、九钺、十戟、十一鞭、十二锏、十三镐、十四殳、十五叉、十六钯头、十七绵绳套索、十八白打”。
“白打”即徒手搏击,拳术在武术练习中历来受到人们重视,明戚继光在《纪效新书·拳经捷要篇》中曾指出:“拳法似无预于大战之际,然活动手足,惯勤肢体,此为初学入艺之门也。
”自此以后,十八般武艺所指的内容虽有所变化,但基本上与此大同小异。
自清代以来,十八般武艺主要有四种说法:1.指“刀、q、剑、戟、鎲、棍、叉、耙、鞭、锏、锤、斧、钩、镰、扒、拐、弓箭、藤牌”。
2.与排列相同,唯后三件变为:代、抉、弓矢。
3.指“九长九短”。
九长为q、戟、棍、钺、叉、鎲、钩、槊、环;九短为刀、剑、拐、斧、鞭、锏、锤、棒、杵。
这种列法,远射兵器的弓矢和防御武器的牌或藤牌消失,也是近代练武者不善习弓矢,只教套路的反映。
4.指近代戏曲界有人称之为刀、q、剑、戟、斧、钺、钩、叉、鞭、锏、锤、抓、镗、棍、槊、棒、拐、流星锤等18种兵器。
这也是为今天大多数人所接受的一种排列方法。
在古典小说和传统评话中,常说武艺高强的人是“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这十八般武艺是指使用“十八般兵器”的功夫和技能。
扩展资料:十八般武艺所列兵器大同小异,形式和内容却十分丰富。
有长器械,短器械;软器械、双器械;有带钩的、带刺的、带尖的、带刀的;有明的、暗的;有攻的、防的;有打的、杀的、击的、射的、挡的。
十八般武艺所列兵器,是古代大师的兵器(约有四百多种)中,在实战时最常用的一部分。
所谓“十八般”,并非仅仅局限于十八种兵器,而是古代多种武艺的概说。
晚清和民国时期,“十八般兵器”成为各个武馆的必须陈设,而成为中国武术和武馆的象征之一。
我们常说的“十八般武艺”最初指的是什么含义?古代“十八般武艺”指的是什么?各有什么特点?看网友的吧,本人只知刀q剑戟。
本人对武艺方面理解不透彻,不便回答。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