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刑名指战国时以管仲、李悝、商鞅、申不害为代表的法家学派,主张循名责实,慎赏明罚。
后人称为刑名之学,亦省作刑名。
2、韩非子也崇尚刑名。
韩非把名辩学与法治紧密地结合起来,并使名辩学成为他建立和论证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理论的工具。
我们把韩非的名辩学思想称为刑名学说、韩非的刑名学说主要包括他的“综核名实”的刑名思想和矛盾学说等。
3、形、名是中国名辩学的基本概念。
名一般指名称,也可以指语词或概念;形一般指事实,古代形和刑通用,也就是与名对应的实。
4、值得提出的是,韩非的刑名思想中的“名”有时指自然事物的名称,更多的是指社会政治领域中的名分、法律条文中的名称等。
与此相应,韩非用“刑”代替实,有时指自然事物,更多的是指社会政治领域中的实际官位、法律事件等。
什么是刑名之学黄老之学和刑名之学有什么联系?和之后出现的儒家学问有什么关系?黄老之学是探索治国之道,其政治主张是“无为而治”。
刑名之学实际就是“法治之学”,是以黄老之学为本,以刑罚处治为主。
二者有着直接的关系,之后出现的儒家学问,与法家相对立,彼此关系不大。
黄老之学是黄帝学派和老子学派的合称,是道家最大的分支,战国时代极为流行。
黄老之学主张以仁政布施天下,以民为本,行不言之教,让民众自化自律,得到更好的休养生息,安居乐业,由无为而无不为。
黄老之学是为着减少民众的苛捐杂税和劳役之苦,减少刑罚暴力。
让百姓无忧无虑地生产劳动,就是对社会最大的作为。
春秋以来,周王朝大势已去,社会动荡,礼崩乐坏。
周礼的礼制已不能适合当时社会的现实,法家闪亮登场,在黄老之学原本的基础上,实驰以法治国。
刑名之学实际上就是富国强兵,武力统一。
法家推行轻罪重判,通过严酷的刑法,将人们的行为限制在一定的范围之闪,以便实行君主的“霸道”和“王道”。
秦国刑法的严酷是空前绝后,其罪名两百多种,刑法方式多种多样。
法家为维护君主的权威,弱化百姓的力量,以暴政治民,使百姓永远挣扎于社会最底层。
秦国一统天下,成也法家,苛政猛于虎,官逼民反,败也法家。
西汉初期,黄老治世,百姓得到很好休养生息,民心所向,有过文景之治,有过和平盛世。
后来的儒家学问,是与法家的互相对立,水火不相容。
其主要原因在于儒家的“克己复礼”,以恢复周礼,由当时的天下大乱达到天下大治。
而法家为争霸天下,反对礼制,注重法治。
黄老道学即黄帝老子之学;刑名即形名,古代刑通形,有形有状之意,意思就是“循名责实”,以“慎赏明罚”、刑名之学也叫法家之学。
它与黄老之学的关系是,黄老为本,刑名为表,来源于黄老之学。
司马迁《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说:"申子之学,本於黄老,而主刑名。
"法家是诸子百家中的著名学派,司马迁说说的“申子”即申不害,著名的思想家和改革家,曾任韩国丞相,信奉道家思想,是法家创始人之一。
大名鼎鼎的商鞅、乐毅、吴起、韩非子等都是法家的代表人物。
黄老学是道家的重要分支,产生于战国。
是适应战国争雄指需要,而假托黄帝立言,对老子学说加以改造,积极探讨治国之道,寻求南面之术,而发展起来的一门学派。
相对于原始道家思想的偏理性学说,该学派立足道家,兼收并蓄儒、名等诸家学说,对原始道家思想进行适应性政治改造,主要是为统治集团提供现实的、更具 *** 作性服务的学说体系。
齐国自姜子牙开始,一直坚持礼、法并重的治国方略,到了“田氏代齐”时代,为了给“田氏代齐”和争霸世界寻求法理依据和政策咨询,于是创办了“稷下学宫”,稷下学宫不仅是当时世界上第一所国立大学,更是齐国政府的政策礼法咨询机构,该学宫以黄老之学为办学主导,开门办学,采取优惠政策,广泛吸纳各国学者名流,持续150年之久。
战国时期的著名学者多出自稷下学派,也产生了法家、阴阳家等诸家学说,刑名之学就是在这个时期产生定型的,百家争鸣也是在这样自由、开放的环境下产生的。
儒家不是在刑名之学之后出现的,儒家的成型比孔子还早,国家形态出现之初,就有了分管“邦教”的司徒之职,这种邦教到了西周时期,其内容主要是周公的“礼法”制度,即以嫡长制为核心的封建伦理制度。
孔子一生以克己复礼为己任,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尊奉礼制,推崇仁政,主张等级分明,维护君主统治。
儒法思想是中国封建统治的主要工具,或儒法兼施,或外儒内法,只是表现形式不同而已。
儒法都推崇尊王,但儒家重礼,法家重法‘儒家强调“尊尊而亲亲”,法家强调“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同样是建立建立和谐的社会秩序,儒家主张应建立在以礼法为基础的仁爱基础上,法家则认为古法守旧,财富不均,无功受禄是造成社会动荡不安的根源,无论贵贱,都应遵守国家统一法令“一断于法”,等等。
荀子是大儒,兵役孔学的嫡传自诩。
但他并不固执于儒里,而能兼容并包,接受诸家学说,并三次担任以黄老之学为主导的稷下学宫的校长。
不仅如此,还培养出杰出的法家人物李斯和韩非。
墨子也曾致学于儒家,但因抵制儒家繁文缛节的礼法套路而另立门户,创建墨家学说。
总体而言,黄老之学催生了法家,催生了百家争鸣。
而诸子百家也是在不断地融合中得以发展,若固执于一家之言,抱残守缺,其学说就丧失了生命活力。
传统文化几千年的发展历史,就是诸子百家碰撞、交锋、磨合、吸收,再磨合再吸收的过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