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胆大妄为,汉语成语,拼音是dǎn dà wàng wéi,指毫无顾忌地干坏事或大胆地乱做事。
出自《孽海花》。
2、联合式;作主语、谓语、状语;含贬义,指毫无顾忌地干坏事。
3、示例:说他擅卖矿产,胆大妄为,请旨拿交刑部治罪。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三回)。
胆大妄为的意思是什么“勇于敢则杀”是什么意思?“勇于敢则杀”是什么意思?字面的意思是勇敢且胆大妄为,就容易招致杀身之祸。
与之对应的还有一句:勇于不敢则活,意思是勇敢但谨慎行事,往往能够保全性命。
一、老子的思想如何理解。
“勇于敢则杀”语出春秋战国老子《道德经·天网恢恢》: 勇于敢则杀。
勇于不敢则活。
此两者或利或害。
天之所恶,孰知其故?是以圣人犹难之。
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然而善谟。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倘若有勇无谋,恣意妄为,就容易招致飞来横祸;相反,如果有勇有谋,不逞匹夫之勇,就能明哲保身,就不会招致杀身之祸。
老子讲究自然规律,尊重自然,尊崇顺天者昌、逆天者亡。
勇敢与柔相得益彰,刚柔相济就会顺应天道,就会不灭,但如果勇敢与妄相搭,那么就会背离自然,不遵循天道,就会自取灭亡。
有些人会说老子宣扬的是懦弱、胆怯、退缩的心理,是一种胆小怕事、裹足不前的现象,但其实老子的思想暗含了辩证法的思想,天道不可违不是逆天行事,而是遵循自然规律。
正所谓“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正有此意。
二、历史上诸如此类的人物例举。
我们知道,在古代历史上,有勇有谋,善于明哲保身着比比皆是。
例如大家所熟知的王翦便是典型。
王翦与白起虽然都是秦国大将,都曾立下赫赫战功,但二者区别明显。
白起是秦昭襄王看中的大将,秦昭襄王想在自己有生之年荡平中原,强令白起发动总攻,可白起不会以柔克刚,对主子的命令妄加拒绝,导致秦昭襄王赐剑自刎。
王翦则不同,他是嬴政时期的大将,此人有谋于心。
在攻打强大的楚国的时候,要求带兵60万,否则恐敌不过对方。
秦始皇不以为然,命令李信20万大军前去攻伐。
没成想大败而归。
秦始皇此时想请王翦再度出山(王翦此前要兵60万不成,就佯装生病告老还乡了),王翦没有在这个时候讽刺秦始皇,也没有对嬴政的决策妄加评论,只是坚持自己的想法,还是60万大军,同时要求给自己的子孙后代留下一些基业。
王翦此举不是要挟嬴政,恰恰是留个“小辫子”给秦始皇攥着。
可见白起跟王翦的区别,一个有勇无谋,一个智谋勇气都堪称完美,所以王翦能得以善终就不足为怪了。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如孙膑,吴起、陆逊、岳飞等。
这些人物都有过历史的辉煌时刻,有的善始善终,有的却为奸臣所害。
所以要说“勇于敢则杀”是人的本性的话,那么其悲惨的结局往往是逞口舌之快或不会“四两拨千斤”,要说“勇于不敢则活”是内心的真实写照,那么也许延续了生命,但往往却丢失了刚正不阿,或者是不敢直言进谏。
要说二者的状态孰是孰非不可以偏概全。
往往勇于不敢则活者,缺乏勇于敢则杀者的勇气和果敢;勇于敢则杀者,缺乏勇于不敢则活者的睿智和谨慎。
三、现实意义与思考。
现实生活中,往往想达到“勇于敢”和“勇于不敢”的结合点很难,毕竟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只是,我们在“勇于敢”的时候,要多一点对时事的研判和考证,然后再“敢于”去做,往往不至于“不活”,同样,我们在“勇于不敢”的时候,也要多一份勇气和自信,只要胸有成竹,只要能对事物发展趋势作出合理判定,那么就不妨“勇于敢”。
是非成败、进退取舍往往就在一刹那、就在一念间。
我们在作出判断之前,务必对事物发展的前因后果有所洞悉,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也是一样的道理,加强学习和揣摩,趋利避害,力争在“敢”与“不敢”之间、“有所为”、“有所不为”之间找到最佳契合点,才能在为人处世上游刃有余。
(对此您有何高见呢,欢迎关注@山城小哲,欢迎点评。
)
谢邀。
“勇于敢则杀”是什么意思?这句话的关键点是我们如今理解的“勇敢”在当时是两个意思,搞清楚这两个字分别的意思,再结合上下文,自然就能理解这句话。
何为勇?有超出常人的勇气,敢于坚持自己的是非观和判断,并且能够不受外界威胁和影响,正确表达出来,这叫做“勇”。
何为敢?有勇气,有胆量。
“敢”和“勇”比起来更讲究的是作为人的本能,不惧怕危险并迅速面对,是一种执行力的表现。
所以,“勇”是有心,“敢”是行动。
而在这句话中,“敢”更多的意思是鲁莽,是一时意气,是匹夫之勇。
做事不顾及后果,硬上。
因为这是半句话,还有对应的一句话,是“勇于不敢则活”。
翻译成白话就是:“有勇气并呈匹夫之勇的人一般都挂了,而有勇气却知道以柔克刚的人才能存活。
”我们可以看出来,老子对“勇”和“敢”的态度。
他是赞成“勇”,反对“敢”的。
这是符合老子“以柔克刚、以弱胜强”的理念的。
在《道德经》另一章(具体忘了),他曾说过:“慈故能勇”,意思是勇是出自慈悲心的。
比如我们批评人,那说明是有慈悲心,想希望对方改掉毛病。
如果没有慈悲心,我们何必多嘴,管他是死是活?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
这其实是两种“勇”。
“勇于敢”就是“不服就干,绝对不怂”,这是绝对地“刚”,“勇于不敢”则是“考虑再三、权衡利弊”,这是知道变通的“柔”。
我们在生活中难免和其他人发生摩擦、甚至吵架动手,那种不服就干的人有什么下场?打赢了进局子,打输了进医院。
而真正有思维地人是会根据情况认怂的,避免不必要的伤害。
这不是没有原则、没有胆量的认怂,而是在权衡利弊得失下的退让,才能称之为“勇于不敢”。
在老子的理论中,至柔则是刚,至弱就是强,不敢,乃是大勇。
这也就是庄子的“无用为大用”的理论出处,说得现代点,就好像我们如今流行的一句话:“成为一个废物,那就肯定不会被利用”。
那么这是不是一种消极的观点呢?是不是凡事都退让就对了?也就是说真的去做一个毫无利用价值的废物?当然不是的。
这只是对“勇”的两种处理方式“敢或不敢”。
首要的条件还是要“勇”,而并非因为“怯”而形成的“不敢”,因为“不敢”而失去是非判断能力。
这句话出自《道德经》第七十三章,我们看原文: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
此两者,或利或害。
天之所恶,孰知其故?是以圣人犹难之。
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应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然而善谋。
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这一章为我们贡献了一个超实用的成语:“天网恢恢”。
“天网恢恢,疏而不失”,就是你不用去管、去争、去论、去辩,多行不义必自毙,天道不会放过他。
这是有态度的,并非是非不分。
老子还说“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不争是大争,最终会取胜;没有一句话说,但天地自然运行良好;不刻意追求,而该来的自然会来。
这里是指大自然的态度。
而我们遵从老子的“道法自然”,具备了和自然相同的态度、顺应天道,保存自己,在天道轮回的时候,自然就会得到好的结果。
韩信的胯下之辱,正是这种“勇于不敢则活”的最好的例子,如果当时“敢”于意气之争,“勇于敢则杀”,在闹市直接和人干起来,历史的走向就完全有可能不一样了。
保存自己,不受到无谓之人、事的伤害,追求自己的道,这就是“大勇”。
一家之言,欢迎指正评论。
喜欢请点赞并关注,谢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