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写情意出,上下有规律,字对韵意齐,上下字咬紧,上句下句联,如同对对联,字对句对齐,诗就算写完,转换字对音,无情字对反,天上地下对,生死要考虑,尽量写实景,别乱添花花,不同写散文,越花章越好。
涉及到3个词,分别是:相替、相对和相粘。
格律诗的四个基本规则格律诗又叫近体诗,在南北朝就出现了,但是那个时候还没有明确的叫法和名称。
直到初唐时期,由宋之问等人,规范了格律诗,并开始推广,格律诗真正快速发展是从杜甫开始,安史之乱之后,中唐开始风靡于世。
格律诗不同于古风,它有更严格的要求,通常把格律诗的要求,称之为格律诗的四个基本规则:1、平仄规则:平仄规则来源于马蹄韵,平平仄仄两两交替,使得句子读来抑扬顿挫、琅琅上口,更能表达出诗句的情感。
2、押韵规则:格律诗首句可押可不押韵,但偶数句必须押韵,而且需要一韵到底。
中间不能换韵。
3、粘连规则;格律诗的粘连,其实就是对平仄的要求,格律诗要求同句二、四、六位置的字平仄相替;一联之中二、四、六位置的字平仄相对;两联之间,上联的末句与下联的上句二、四、六位置的字平仄相粘;4、对仗:律诗分四联八句,其中中间两联,也就是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
格律诗的粘连了解了格律诗的四个基本要求,再来说格律诗的粘连,就会比较易懂。
格律诗的平仄,主要有几个要求:一、相替;二、相对;三、相粘。
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粘连。
这三个相分别指的是什么呢?1、相替:同句之内平仄相替,就是同句的二、四、六位置的字平仄要相对(相反);比如,第二个是平,那么第四个字就应是仄,第六个字则是平。
相互交替相对;2、相对:同一联之内的两句,二、四、六位置的字平仄要相反;比如;上句二、四、六位置是平、仄、平,那么下句二、四、六位置则应该仄、平、仄;3、相粘:两联之间平仄要相同,两联之间平仄相同,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每一联的尾句要和下一联的首句在二、四、六位置的字平仄要相同。
那绝句举例,上联的末句也就是第二句,二、四、六位置,如果是平、仄、平,那么在下联的首句,也就是绝句的第三句二、四、六位置也必须是平、仄、平;关于格律诗的三相,只针对与五言的二、四位置,七言的二、四、六位置。
一、三、五位置则可以不论,这便是常说的,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以一首诗为实例详细解释下,粘连的关系。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同句二、四字平仄相反,是相替,“日”对“山”日仄声,山平声。
黄河入海流。
一联之内的两句二、四字平仄相反,“日”和“河”,“山”和“海”平仄都相反。
这就是相对。
欲穷千里目,上一联的尾句,是“黄河入海流”,本联的首句式“欲穷千里目”上联尾句与本联首句二、四字位置平仄相同。
“河”跟“穷”都是平声,相同。
“海”和“里”都是仄声平仄相同。
这就是相粘。
更上一层楼。
“上”仄,“层”平,同句相替,“上”仄跟“河”平,相反,“层”平和“里”仄相反,这是相对。
七言与五言相同规则(加了两个字,要在第六字上也遵守同样规则),律诗与绝句也规则相同。
结语格律诗的粘连规则,看起来复杂,其实也很好掌握,只要掌握了“三个相”的要求,格律诗的粘连便难不到你。
还有一个比较死的办法,比较适合初学者,就是死记格律诗的四个基本句式,把四个基本句式记住,自己创作时,根据就基本句式的平仄来填诗句,写完再用“三个相”检查一下,避免出错,多练习几首,便能熟练掌握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