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到底写什么?主要在于作者的思路是什么!作文输出的过程,就是作者思路的展示过程。
首先是框架,作文的框架,就好比一座大楼的地基和外表,是一个整体的思路。
这个地基够不够扎实,直接决定于作者对于体系的构。
写人、写事、还是写景,记叙文、说明文,还是议论文……丰富的内容,会让作文更加鲜活、饱满。
我们都知道写作的基本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经过和结果。
但是怎样才能把作文写活呢? 那就要对六要素做精彩地修饰了。
举个例子:A: 早晨,一只小鸟在树上叫。
B:清晨,太阳伸了伸懒腰,一骨碌从床上爬了起来。
一只活泼可爱的小鸟在嫩绿的树枝上唱起了歌。
这时树上的柳条也赶来凑热闹,它挥一挥双臂,那舞姿多么地婀娜多姿!很明显B句的描写,更精彩!在时间、人物、地点的要素上,都做了扩写修饰,并且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最后总结,作文写什么,归根到底在于作者有多少素材积累,有句话叫做:“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平时要多总结,多积累。
关注@优质教育学习资源 ,交流学习!
中小学语文课越来越重要了,作文是里面绕不开的大头。
那作文作文,到底是作什么呢?一篇作文不仅是语文水平的综合体现,也是一个人内心思想、眼界见识、文字表达能力的集中体现。
所以,古代科举考试主要就是写作文。
作文写什么?一篇作文,可以说明一个道理,表达一种观点,也可以表露一种情绪:高兴、难过、感动、激动、郁闷等。
要么借景抒情,要么直接说明,要么用文字论证。
总体而言,作文写的是孩子自己的内心世界。
与此相对应,也就有了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等(到了中学,作文分类就更细致了)那么这些写作的内容,从哪来?来自于孩子的日常学习、游戏、娱乐、交往等,来自于生活中。
所有文章、文学写作,内容都来自于生活!问题继续——这些生活经历又是怎么装进孩子的小脑瓜,需要时又跳到纸上去的呢?这涉及到心理学上的认知、记忆、思维等话题,可以简单通俗解释下:当一个小孩觉得某件事很好玩很难忘很特别,或者想不通受委屈了,都会有感受,会记忆在脑中,想起来时,脑中就浮现出当时的画面,这个叫形象思维。
写作文,写的就是这个画面。
只不过,画面还可以说,可以画,可以唱。
这种画面越丰富越深刻,作文可写的东西就越多。
一篇严谨的议论文,一定体现了作者对某事某物的深刻见解。
一篇优美感人的散文,一定反应了作者丰富的内心。
这就是古书说的: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有了感动,吼出来就是诗(文学作品)了。
当然,不是脑子有什么就写什么,而是要选择,要提炼,最后决定要写的就是:作文的中心思想。
高年级时称为主题。
怎么样?家长们明白了吗?你们明白了,才能跟小孩交流。
继续说,知道了作文写什么,应该就知道要让孩子脑子里有什么了吧?“丰富的生活经历,与大自然的亲昵,对动植物的关注,对社会生态、人与人关系的感触等等”可以通称——阅历。
那又怎么去培养充实孩子丰富的阅历呢?我在《娃娃作文干巴巴,真的是因为会的词语少?》里提过:对经历不丰富的小孩,家长要避免娃娃总是在闷头看书,要动员其积极参与集体活动,听别人讲故事,适当地看电影看电视,多出门旅游,多运动,多看健康优质的课外读物等等。
有了经历才有自己的故事可讲啊。
与经历伴生的是形象思维,形象思维的培养途径则是:要多带娃啊投身大自然,青山绿水,蓝天白云,一草一木,飞禽走兽会给孩子最本朴的生命冲动;多带娃娃看画展、参观博物馆、听音乐会、看舞蹈艺术表演等,培养孩子的形象思维能力。
就是讲生活经历形成画面存储在大脑中,需要时就能想到这些画面。
……下课时间到,今天先讲到这里。
家长们有问题的,请在下面留言哈。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