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可以明确的是,太阳能是可以作为地暖供热系统的,国家也有相关的技术规范,如《太阳能供暖采暖工程技术规范》。
更准确的说,太阳能可以作为地暖供热系统的热源。
其实地表太阳辐射强度一般来说能达到1000瓦/平方米,这和和一般人的感觉不同(我们没有被烤伤),但实际太阳能就是如此丰沛。
如果一个太阳能热水器的热转化效率是50%,那么我们用太阳能热水器做热源,太阳能热水器在室外地表每平米能获得1000瓦×50%=500瓦的热量。
而室内每平方米供暖一般需要50瓦/平方米,这样,室外每平方米的太阳能,能供应室内10平方米的供热。
所以,太阳能供热,可行。
存在什么问题?如何做?首先太阳能不稳定,夜间没有太阳,阴天下雨也没有太阳,阴天下雨还可能持续很长时间(一般按一周考虑),那么在没有太阳的时候,供暖不能停,这就需要我们在有太阳的时候有设计一个蓄热系统,在没太阳时候,也能有蓄热系统来作为热源供暖,所以太阳能供暖最重要的是有一个蓄热系统。
蓄热系统的大小,和无太阳时用蓄热系统供暖多久有关,一般也是按一周考虑。
其次,即使有了蓄热系统,为了系统能平稳供暖,还需要一个辅助供暖系统,当太阳能包括蓄热供暖水温偏低时,辅助供暖系统能参与供热,辅助供暖系统可以使用燃煤炉子、空气能热水器、风冷热泵空调水机、燃气壁挂炉等。
最后,配套自动化一点的控制系统,以实现无人 *** 作。
这样,太阳能供暖供暖系统就基本能平稳使用了。
以上只是简单概述,具体做的话,还要有一些详细的设计和计算,上文提到的室内供暖指标是按照50瓦/平方米,实际上这个数值在我国不同区域差别很大,在严寒地区比如沈阳,与在寒冷地区比如郑州,指标完全不同。
此外不同建筑差别也很大,农村旧平房和城市新节能标准的高层住宅,这个供暖指标相差可达2~3倍。
而供暖指标大小关系到热源大小(太阳能面积)以及蓄热系统的大小,最后就关乎造价。
最后说说运行费用,太阳虽然可以作为地暖系统的热源,不过初投资可能不那么便宜。
虽然初投资较高,但运行费用是各种常见供暖方式里最低的,因为供暖系统中除了水泵耗能,基本上没有其他耗能部件了,如果不考虑并非必须的辅助供暖系统,那么所有热量都来自免费太阳。
个人建议,太阳能供暖适合在周围无市政等集中热源的建筑使用。
可以办到。
用工程款热管太阳能集热器采光集热,再将发热端热液流输至保温储能箱加热地暖循环液,再将储能箱热量转至地暖循环。
就0k了。
名词解释:一,热管……中空内循环热管。
此热管中空不过水。
只在上部金属端发热,有光即取能,零下廿几度照样工作。
二,热液流……在热管发热端,专门用来采集热管发热头儿发出热量的传导液。
一般是超导传热油。
因热管发热端的温度,有时候可高达几百度。
水流容易气化。
所以此处只能使用油传导。
三,保温储能箱……双层保温。
内设两组铜管,一组(A)接热导流,成为光热传导加热端。
另一组(B),接地暖循环组。
成为最终热量使用端。
A下B上。
地暖,连接储能箱的B组。
储能箱的容积,根据地暖所需的热量的大小来确定。
宁大勿小。
为防止结垢,储能箱的内传导最好也用油传导方式。
并且还可加装(C)组~家用热水系统。
原理是这样的:*由热管,采集自然界中的光线能量(有光就有能量)。
*在发热端加热热导油。
*通过循环,加热储能箱(A)组端盘管。
*通过(A)组盘管,加热储能箱传导油。
*通过储能箱传导油,加热(B)组盘管。
*将(B)组盘管热量传导加热地暖液。
根据温度需求调节流量即可。
这是我用了几年的时间总结的实践经验。
仅供参考。
此种安装方式,仅限于家里边的房间面积比较大。
城市楼房不适应。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