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菲的世界》内容精要:哲学作为一种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正是以探讨人生的真谛、追问世界的本源和归宿为己任。
然而古往今来,多数哲学著作深奥而晦涩,其中规范性的名词术语令平凡世人望而生畏,从而成为仅供少数哲人和先知享用的奢侈品。
该书作者贾德一改过去的千古惯例,以通俗流畅的语言、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将抽象而严肃的哲学内容寓于轻松活泼的小说文体中,打破了哲学与世俗的界限。
使得高高悬浮于经济基础之上的哲学从天上降到了人间。
作者这种“敢为天下先”的创举正是该书的魅力和特色所在,也为作者本人带来了巨大的成功。
《苏菲的世界》既是智慧的世界,又是梦的世界。
它将会唤醒每个人内心深处对生命的赞叹与对人生终极意义的关怀和思考。
14岁的少女苏菲某天放学回家,意外地发现了一封写给自己的信,里面只有一张约莫跟信封一样大小的纸,上面写着:“你是谁?”从此改变了她的世界……在某个神秘导师的指引下,苏菲开始思索从古希腊到文艺复兴、从苏格拉底到康德,从马克思到弗洛伊德等各位哲学大师所思考的根本问题。
作者在讲述一个哲学问题之前,总是首先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向苏菲提出几个简单的命题,而苏菲的主体自我觉醒完全像一部现代版的《爱丽丝梦游仙境》,随着少女天真烂漫的幻想、追根求源的侦探,深奥的哲理静静地潜入她的思想深处,此时有关这些命题的完整回答将准时出现在苏菲家的信箱里,世界像谜团一般在她的眼底展开,苏菲运用少女的天赋与知识,试图解开这些浮动在脑海的云雾,然而事实真相远比她所想的更怪异、更离奇……神秘导师在给苏菲的第二封信中,以生动、贴切的语言,将“哲学是什么?”这一深刻的命题向一位14岁的少女娓娓道来: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对于饥饿的人来说,它是“食物”;对于寒冷的人来说,它是“温暖”;对于寂寞孤独的人来说,它是“他人的陪伴”……但当这些基本需求得到满足之后,是否还有一些东西是每一个人都需要的呢?那就是诸如“我是谁?”“我为何在这里?”等一系列哲学问题。
在评价苏格拉底对哲学的贡献时,作者引用罗马哲学家西塞罗的话写道:“苏格拉底将哲学从天上召唤下来,使它在各地落脚生根,并进入各个家庭,还迫使它审视生命、伦理与善恶”,而他的学生柏拉图则既关心自然界中永恒不变的事物,也关心与人类道德及社会有关的永恒不变的事物,柏拉图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在神秘导师艾伯特的房间里,苏菲作为惟一的听众参加聆听了有关“文艺复兴”的话题:哲学与科学逐渐脱离教会的神学,使得宗教生活与理性思考之间的关系变得比较自由,新的科学方法与新的宗教狂热于是就逐渐产生了。
在这种环境下,15世纪与16世纪发生了两大变动,就是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运动……随后人文主义、新世界观的内容与伽利略、牛顿等代表人物的思想便一幕接一幕地呈现在苏菲的眼前……
苏菲的世界主要内容《苏菲的世界》这本书是什么内容?《苏菲的世界》是一本哲学启蒙书籍,作者[挪威]乔斯坦-贾德 著,作者以14岁的少女苏菲为主线,以精湛的文笔,以哲学加侦探,加幻想再加上宇宙观,呈现出一片智慧-梦幻的世界,从柏拉图以前一直到二十世纪,带领读者走进诸多哲学大家的世界里。
将整个世界的哲学史呈现在人们的面前,带领读者走进哲学的智慧思想的世界里。
《苏菲的世界》即是智慧的世界、梦的世界。
它将会唤醒每个人内心深处对生命的赞叹,与对人生终极意义的关怀和好奇。
《苏菲的世界》是一部融合精湛的写作技巧和精彩的故事内容的哲学畅销书, 改变了哲学类书籍晦涩难懂的历史难题。
该书作者乔斯坦·贾德是世界著名畅销书作家,一九九一年,《苏菲的世界》在挪威出版,奠定了乔斯坦·贾德全球十大作家的地位。
一九九一至一九九五年间,该书分别获得挪威“宋雅·赫格曼那斯童书奖”、德国“时代周刊”文学奖、德国“青少年文学奖”、台湾地区《联合报》读书人最佳书奖。
故事梗概小说开端,快过十五岁生日的苏菲收到两封奇怪的信,信中有“你是谁”“世界从何而来”这样两个问题,但找不到关于寄信人的任何信息。
紧接着,极不寻常的信纷至沓来,世界像谜团一样在她眼前展开。
苏菲不断收到自称为哲学家寄来的书信,接下来苏菲慢慢明白,写信者是一个自称为哲学家的神秘人,他以书信的形式向苏菲介绍哲学的历史和基本理论。
一般每封信介绍一个时期的哲学或者一个西方代表性哲学家。
这样,奇特的哲学课程从希腊神话开始,按哲学发展的时间顺序介绍了古代自然派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欧洲中世纪哲学,文艺复兴,笛卡尔、史宾诺莎、休姆、康德、浪漫主义、黑格尔、祁克果、马克思、达尔文和弗洛伊德等。
自收到这位神秘哲学家的书信后,苏菲一直希望弄清楚哲学家的真实身份, 为此她想办法跟踪和调查哲学家的行踪。
与此同时,小说中还会用简单却传神的笔画勾勒出苏菲的生活场景,如交代她的爸爸在一艘大油轮上工作,忙得几乎一年到头都在外面,难得有时间在家;苏菲有个同年级同班的好朋友叫做乔安;苏菲的15岁生日快到了,她的妈妈和同学乔安在为她的生日聚会做准备,等等。
苏和哲学家的故事里,并不是简单地介绍哲学课程,还有不少奇怪的事情发生。
如苏菲在信中会突然收到一张哲学家让她转交给席德的明信片, 而有时候哲学家在信中又直接把苏菲叫席德;可苏菲并不知道席德是谁,家在哪里。
小说进行到一半的时候,场景突然变换成席德在黎乐桑郊区古老的船长屋的阁楼里,席德刚刚起床,这一天是一九九零年六月十五日,她十五岁的生日,她打开放在床头几上父亲寄来的生日礼物,发现里面是一本书稿,书名叫做《苏菲的世界》。
席德的父亲是挪威联合国部队驻扎在黎巴嫩的上校,他热爱哲学和写作。
苏菲、她的妈妈、她的朋友和哲学家原来都是上校故事中想象的人物。
小说中的一些背景,包括故事地点、事件和使用的物品,都实际来自席德和他父亲的生活环境。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苏菲会看到寄给席德的卡片在任何地方:书信里、大街上、随处可见的树干上……席德开始阅读父亲的小说手稿《苏菲的世界》,从那时起,苏菲的故事、哲学课程和席德的世界便相互交叉,构成一个奇妙的世界。
这个世界里不只有席德、苏菲和哲学家, 连作者———也就是席德的父亲也会随意自由地出入作品情节,打乱故事原有的正常框架和读者的整体思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