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一元论”是我国古代的宇宙观,古人认为世界最初是由混沌之气孕育而来。
清气上升而成天,浊气下降而成地,“降本流末而生万物。
”有人总是爱用西方的学说——哲学,来评论中国的古典宇宙观,我觉得不恰当,要非想把“气”归于什么学,只能归于“道学”。
道学才是我们的国学。
“气一元论”只能用道学来论述。
“气”,确切地说是“精气”,是组成物质的最基本成分,这一点也是可以被当今的科学所证明的。
我们祖先早就有“聚则成形,散者成炁”的内丹修炼的说法。
中医也有“病者,聚则成形,散则成空”之说。
气之所以能成形,需要强大的能量聚集,要问气能量有多大才能成物,那各种物种就不同了:比如铁的熔点是1538°,此时铁成液体,沸点2750°,此时铁可成气。
要说人需要多大能量从炁聚集起来,人死后火化时只是转化一部分,你说要形成一个人需要多大能量?而且生命体的能量还不只是可见的能量。
其实我们的古典宇宙观就是“大道至简”,不过是“通天下一气尔”。
气的学说属于中国古代哲学范畴,其核心思想是用一元论来认识世界。
中国古代哲学关于气的学说,渗透并融入中医学理论体系,深刻地影响着中医学的形成和发展。
同时,由于气的学说在中医药学领域的广泛应用,也促进了中国古代哲学相关理论的发展。
关于气的文字记载,最早见于甲骨文,《说文解字·气部》说:"气,云;气也,象形。
"可见,气的原意是对云气的表述。
春秋战国时期,气作为哲学概念逐步形成。
最初,以《管子内业》为代表的宋钘、尹文学派主张"精气学说",认为"精者也,气之精者也。
"当时,精、精气、气的概念基本相同。
精气学说提出,气(精气)是物质,是构成天地万物的本原,即"气一元论"的思想。
精气学说是气的学说的早期概念。
作为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标志之一的《黄帝内经》,在其成书的时期正是精气学说风靡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领域的时代。
因此,在中医学理论体系内,至今仍然或多或少地保留着精气学说的思想。
东汉时期,以王充为代表的古代哲学家继承"精气学说",创立"元气学说"。
《论衡·谈天》说:"元气未分,混沌为一";又在"言毒"篇说:"万物之生,皆禀元气"。
说明宇宙开始是一个混沌状态气在宇宙巨变中产生,作为产生和构万宇宙万物的元始物质,由无形之气变化而生成有形之物。
同时代的《难经》也相应地第一次使用"原(元)气"的概念。
其后,唐宋明清的哲学家几乎言必称气,例如,宋代张载《正蒙》等著作,提出"太虚即气"的学说,肯定气是构成万物的实体,由于气的聚散变化,形成各种事物现象。
明清之际,方以智、顾炎武、王夫之和戴震等思想家进一步发展气一元论,使气成为中国古代哲学的最高范畴。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气(精气)是物质,为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观点。
《易·系辞上》说:"精气为物"。
气是极其细微的物质,是构成物质世界的本原。
宇宙具有多样性和统一性:多样性在于物质世界中包含着无限多样的物质形态;统一性就在于其物质性,即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
气的运动,中医学称之为气机。
气的运动形式多种多样,但主要有升,降,聚,散。
运动是气的存在形式及因有属性。
自然界和社会的一切现象,都是运动着的气的各种不同表现形态。
诸如,天地上下、东西南北之空间,春夏秋冬、昼夜晨昏之时间等等都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
古代哲学称为"体用",即本体和作用,"体"是气,气为物质存在;"用"是事物运动。
王夫之《周易外传·卷二》说:"天下之用,皆其有者,吾从其用而知其体之有,岂待疑哉?"一切运动都由气(物质)产生,通过其作用即运动而知气(物质)的客观存在。
《素问·六微旨大论》说:"气之升降,天地之更用也……升已而降,降者为天;降已而升,升者为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