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的成语是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序的成语是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第1张

序的成语是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庠和序是什么意思?

谢谢!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下面谈谈庠和序:庠 ,xiáng,古代称学校:~序(古代乡学,泛指学校)。

~生。

详细字义形声。

从广( yǎn),羊声。

“广”与房屋有关。

本义:古代地方学校,殷、周时的学校 。

古代的乡学 主人拜迎宾于庠门之外。

——《礼记·乡饮酒义》。

注:“乡学也。

”又如:庠士(在学生员);庠老(古代对地方学官的敬称)教养,教导 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

——《孟子》序读音[xù][部首]广[笔画]7[释义]1.次序。

2.排次序。

3.开头的;在正式内容以前的。

4.序文。

5.古代指厢房。

6.古代由地方举办的序,是汉语词汇,汉语拼音为xù,指的是次第,如,顺序;秩序;次序;工序;程序;序数。

在古代另有一种序是惜别赠言的文字,叫作“赠序”,内容多是对于所赠亲友的赞许、推重或勉励之辞,是临别赠言性质的文体。

古代另有一种序是惜别赠言的文字,叫作“赠序”,内容多是对于所赠亲友的赞许、推重或勉励之辞,是临别赠言性质的文体。

如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即是作者写给同乡晚辈的赠序。

庠序:西周时指地方办的乡学。

旧时用来泛指学校或教育事业。

在《孟子·梁惠王上》中有这样的句子: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孟子·滕文公上》说: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

庠、序都是学校,在商朝叫序,周朝叫庠。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393676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20
下一篇 2022-10-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