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之牡丹统领群芳,夏荷,秋菊,冬梅,可代表古代文人笔下的四季花。
泱泱华夏,赫赫文明。
华夏一词,其实在古汉字中,“华”同“花”,有花朵的意思,甚至有考古学家认为“华”是我国中原地区仰韶文化的玫瑰花的“一种标志”。
姑且不论这种认为是否正确,单就千百年来,文人墨客留下的关于花的无数佳作,华夏民族是一个爱花的民族可见一斑。
春 |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牡丹在唐朝是很特别的,唐代人以其香浓色艳,雍容华贵之态,封它为“百花之王”。
宋代周敦颐的《爱莲说》也指出了自李唐来,世人对牡丹的喜爱。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唐代刘禹锡的《赏牡丹》更是留下了千古佳句“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全诗为: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诗人通过芍药的妖无格和芙蓉的净少情和牡丹对比,烘托出牡丹的真国色,表达了当时人们对牡丹的喜爱和尊崇之情,才有了花开时节“动京城”,全城之人,都出来观看。
李白的 《清平调·其三》也表达了对春之牡丹的赞美之情: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栏杆。
诗中通过绝代佳人杨贵妃和国色天香的牡丹相得益彰,使得君王满面笑容不停观看,花和美人动人的姿色使得春愁春恨消解。
夏 |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在蝉鸣蛙叫,酷热难耐的炎炎夏季里,弱柳含烟,夏荷凝香,千亩荷花盛日开放,醉了游人的眉眼,让人甚是喜欢,再加上莲花是佛教最重要的四大供花之一,自古被人喜爱,不足为奇。
既然说的莲花和佛,就不得不提宋代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这首诗写出了六月西湖的唯美景色,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很有画面感,给人无限想象。
通过对西湖美景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好友的依依不舍之情。
秋 |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自从有了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菊花便有了“花中隐士”的称号,菊花还被古人称为“花中四君子”之一。
菊花盛开在百花凋零之后,被世人赋予了素雅坚贞的品质,后世诗人多用来表达高洁情 *** 。
而唐末的黄巢赋予了菊花英雄的精神气概,满目肃杀,气冲长安。
黄巢的《不第后赋菊》: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有人把黄巢的《不第后赋菊》比喻成屠刀上的冷抒情,一点也不为过。
这首诗把菊花比喻成受压迫的农民,最终在黄巢的带领下攻入长安,给这盛世大唐的胸口插上了狠狠的一刀,为历史添上了一笔浓浓的色彩。
冬 |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在严寒中,梅开百花之先,独天下而春,因此梅在民间常用来作为报喜的吉祥象征。
自古以来,人们都赞美她的傲雪精神和坚贞不渝的品格,还有不与百花争春的高洁之美。
古人中要说最负盛名的咏梅诗词,陆游的《卜算子·咏梅》算是其中之一。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纵览全诗,作者以物喻人,表达了自己虽终生坎坷,但绝不媚俗的忠贞。
更是表达了即便“零落成泥碾作尘”,也要留得清幽淡远的香气在人间。
综上,四季之花在文人墨客的笔下被赋予了不同的内涵,春之牡丹统领群芳,夏荷,秋菊,冬梅各表一季,这四种花可代表古代文人笔下的四季花。
春兰香馥夏荷花,八月秋菊灿若霞。
冬季梅花傲霜雪,清香神韵世人夸。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