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是历来传诵的名句.“推敲”两字还有这样的故事:一天,贾岛骑在驴上,忽然得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初拟用“推”字,又思改为“敲”字,在驴背上引手作推敲之势,不觉一头撞到京兆尹韩愈的仪仗队,随即被人押至韩愈面前.贾岛便将做诗得句下字未定的事情说了,韩愈不但没有责备他,反而立马思之良久,对贾岛说:“作‘敲’字佳矣.”这样,两人竟做起朋友来.这两句诗,粗看有些费解.难道诗人连夜晚宿在池边树上的鸟都能看到吗?其实,这正见出诗人构思之巧,用心之苦.正由于月光皎洁,万籁俱寂,因此老僧(或许即指作者)一阵轻微的敲门声,就惊动了宿鸟,或是引起鸟儿一阵不安的噪动,或是鸟从窝中飞出转了个圈,又栖宿巢中了.作者抓住了这一瞬即逝的现象,来刻画环境之幽静,响中寓静,有出人意料之胜.倘用“推”字,当然没有这样的艺术效果了.
贾岛的僧敲月下门的前几句是什么?“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这句诗出自哪位诗人的手笔?为何先用“推”又改为“敲”?能够提出如此问题,说明题主具备较高的古典诗词修养,首先向题主致以敬意!此名句是唐代诗人贾岛所作。
“推”与“敲”也成为典故而流传于世。
关于推与敲用哪个更为合适,实乃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都有各自的道理。
那么,诗人究竟为何先用“推”字,后来又改为“敲”字呢?这就要看从哪个角度去思考了。
一、锤炼诗句的典范,为后人留下了千古佳话爱好古典诗词的朋友肯定记得以下诗句:“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这也是贾先生《题诗后》一诗的名句。
意在说明每一个佳句都不是轻易所得,而是经过苦吟推敲后才能得之。
“吟安一个字,捻断数根须。
”这是唐代诗人卢延让的《苦吟》一诗,古人是以蓄须为美的,以捻断须发来说明苦苦吟咏一字的得失,更加形象和逼真。
“为求一字稳,耐得半宵寒。
”源自清代诗人顾文炜的《苦吟》一诗。
为吟得一字之美,不惜忍受半宵之寒。
追求逼真形象之情,呼之欲出,溢于言表。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出自唐代杜甫的《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
诗圣宁可以生命为代价,换得语出惊人之豪情壮志,实乃感人至深。
以上佳句,都是古代诗人锤炼诗句的典范事例。
古人为了写出凝炼佳句而苦苦追求的精神,不能不令人钦佩之至。
尽管以上佳句都很精辟,但与“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相比,还是要逊色许多。
因为以上佳句只是在阐明道理和抒发情志,而此句则是有人有物有景:月夜下的庙门前,池塘边的树上有鸟儿在栖息。
月夜、池塘、庙宇、树木、鸟儿,在这五种情境下,一个人去开门,是用推字好还是用敲字好呢?注意,前提是在上述的五种情境下(不是在平常时刻)。
于是便出现了如下评述:一是有评论说,用“推”字不合适,不打招呼擅自闯入,显得不礼貌,所以改用了“敲”字。
这种说法不是没有道理,但它显然是另一个范畴的事,不是在探讨诗词本身的精辟。
二是有评论说,在静悄悄的夜晚,用“敲”字容易惊动树上栖息的宿鸟,还是用”推'字比较适合。
这更让人哭笑不得。
爱护鸟儿固然没错,但它不是在探讨诗词,而是进入了保护动物的范畴。
以上两种观点都有一个通病,既:离开了探讨诗词本身去考虑问题,属于审题不仔细,答跑题啦!看来,好的诗句,确实需要作者付出极大的心血。
二、之所以把“推”字改为“敲”字,是为了增加诗句的美感可以想见,在万籁俱寂的夜晚,月光如银洒在平静的水面上,鸟儿在树上已经睡着了,一个僧人来到庙门前,正要推门进入。
此时此刻,诗句中是用推还是敲好呢。
诗人捻着胡须在沉吟着。
倏地,他眼前一亮:如果推门而入,故事就结束了,无法与整体环境融为一体,与月光、鸟儿、池塘、庙宇、树木,都没有关系了。
而如果敲门,当、当、当......当、当、当......一切都活了,鸟儿从睡梦中醒来飞出树梢,树枝晃动扇起的风,吹起一泓池水波光荡漾,倒映在池水中的月光随之摇曳,庙门开了,里面传出人声,人、鸟、水、树,月、风都动了起来,整个诗篇变得灵动又鲜活......此情此景,“敲”字是不是比“推”字好得多呢?
谢邀!“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出自唐代诗人贾岛手笔。
此句,已成千古传诵的名句,深受人们的喜爱。
读者对该诗的赏析都非常精彩。
在此不予赘述。
值得提出的是,在拿捏问题时的“推与敲“上,留给后人的思考,成为广为流传的经典典故。
由此可窥见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深源。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