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沙漠之舟,即骆驼,因为骆驼和其他动物不一样,特别耐饥耐渴,人们能骑着骆驼横穿沙漠,所以有“沙漠之舟”的美称。
骆驼在动物学上属于哺乳纲,偶蹄目,骆驼科,是一种反刍动物。
它性情温顺、不畏风沙、善走沙漠,被世界公认为沙漠之舟,是沙漠地区必不可少的交通运输工具。
2、骆驼的皮毛很厚实,冬天沙漠地带非常寒冷,骆驼的皮毛对保持体温极为有力。
骆驼的厚毛发可以反射阳光,被剃毛后的骆驼会多出50%的汗以避免过热,皮毛同时帮助骆驼隔热。
3、它们的长腿也让它们远离火烫的地面。
骆驼熟悉沙漠里的气候,有大风快袭来时,它就会跪下,旅行的人可以预先做好准备。
4、骆驼以驼峰著名,但是它们的驼峰并不是用来存储水,与人们想象的不同,驼峰利用另一种方法达到相同的目的。
骆驼的驼峰是脂肪组织的聚集,而水是存储在血液中。
但是当这些脂肪组织发生转换时,骆驼不仅可以得到能量,并且通过与氧气的反应,每1千克脂肪可以转换成1千111克水。
这一能力让骆驼可以在没有水的条件下生存2周,没有食物可生存一个月之久。
沙漠之舟的意思是什么呢?骆驼被誉为“沙漠之舟”,渴死的骆驼有多么可怕?人为何不能碰?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但是渴死的骆驼不能碰。
原因不在于他什么死因,主要在于,骆驼吃草料、仙人掌等植物给自己补充能量。
骆驼虽然死了,但是其胃部的食物尚未完全消化,里面的食物会在骆驼死亡后继续自己的消化,并产生大量的气体(沼气=甲烷=CH₄)。
气体不断地增多,给骆驼地胃部撑起来,让骆驼的肚子看起来像个大气球。
实际情况,现在骆驼的肚子就像个气球一样,里面充满了气体,肚皮被撑得很薄,有可能随手一碰,它的肚皮就会炸开。
肚皮炸裂可能会伤到人,最主要的是你要不离它远点,爆炸时,里面的发酵食物也会跟着飞溅,那东西飞到身上,别提多酸爽了[泪奔][泪奔][泪奔]!
经验丰富的人在沙漠中看到这些骆驼时都会赶紧离开,连看都不会多看一眼。
而那些好奇心比较重,甚至还想用手去摸一下的人,则可能会留下这辈子都难以忘记的“噩梦”!我有一个爱好旅行的朋友就因为自己的好奇心太重,不顾旁人的提醒偷偷摸了一下死去的骆驼,接下来发生的事情让在场的人都措手不及,这也成了他这辈子记忆里挥之不去的噩梦…朋友喜欢旅行,那次他们几个驴友一起约定去沙漠里进行一次徒步旅行。
去之前,有同行的驴友交代大家如果有幸在沙漠中遇到渴死的骆驼,记得千万要赶紧绕开,别在那儿长时间逗留,不然后果可能比较严重。
朋友当时没在意:沙漠中各种死的动物多了去了,一只骆驼有啥好怕的?事情偏偏就这么凑巧,他们一行人果真遇到了一只死去的骆驼。
据朋友当时回忆,可能已经死去有两天了,肚子已经明显看得出来鼓起一个大包。
其他人只是用眼睛瞟了一下,打算继续前进,朋友却好奇心迸发,想好好看下这只“睡着”的骆驼。
趁大家没注意时,他用随身携带的一根棍子扒拉了一下这只骆驼,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可能是去世的时间太久了,再加上沙漠里的高温天气,骆驼的体内早已腐烂不堪,朋友刚才那一扒拉不小心戳破了骆驼鼓胀的肚子,它爆炸了!那个画面到现在朋友回想起来还忍不住一阵阵干呕,难以言说的味道夹杂着腐肉,在场的每一个人都迅速捂住了口鼻。
朋友说,那次旅行应该是他整个旅行生涯中最崩溃的一次,回忆里完全没有美好的画面,沙漠的浩大和无垠已经完全记不起来了,只剩下当时那个令人窒息的画面。
“现在想起来还后悔得要命!恐怕这辈子也甩不掉这个阴影了!”朋友提起来总免不了要感叹一番。
听朋友讲完他的神奇遭遇,我心里不免也起了疑惑:骆驼不是忍饥耐旱的能力很强嘛,怎么还会在沙漠里渴死呢?为什么朋友就只是用棍戳破个小洞,骆驼就爆炸了呢?朋友对我的疑虑给出了详细的解释,我大致整理了一下分享出来供大家借鉴。
首先解释骆驼为什么会在沙漠中渴死。
骆驼之所以被称为“沙漠之舟”,不光因为它极强的忍饥耐旱能力,还因为它的感官系统很敏感,天生拥有很强的方向感,行走在沙漠不用担心迷路。
但我们忽略的是,这些在野生骆驼身上具备的能力,可能在人工饲养的骆驼身上就会逊色很多。
而朋友那次在沙漠中偶然发现的那只骆驼就是人工饲养的,由于人工饲养的环境比自然环境要优越舒适很多,所以骆驼的一些能力也会在这种舒适的环境中慢慢退化。
比如方向感不强,当脱离了队伍后容易迷失方向,恐慌焦躁之下对体力的消耗就会变大。
沙漠中迷失方向是很致命的事情,会面临水源、食物的缺乏,其他凶猛动物的偷袭。
特别是水源,这是让所有生物得以生存的基本保障。
而我们平常认为的高高耸立在骆驼背上的驼峰里面储存的并不是水分,而是沉积脂肪,这些脂肪只有在骆驼生命体征良好、不断吸入氧气时才能氧化产生身体所需的水分。
如果此时骆驼的生命已经非常微弱或完全失去生命,氧化作用就会立即停止,根本不可能再供给骆驼水分让它再次苏醒过来。
所以,动物也和人类一样,在舒适的环境中待久了就会失去对危险的警惕性,久而久之自己也容易葬送性命。
其次来分析为什么不能去碰这些被渴死的骆驼。
动物也和人类一样,在身体患病或年龄变大后,体内的各种器官运行功能会逐渐减弱。
被渴死在沙漠中的骆驼,大多都是些老弱病残。
沙漠中在白天阳光强烈的时候温度是非常高的,每个人都有这样的经验:温度高的时候食物变质会很快。
死去的骆驼也不例外,即便是刚去世一天,但在经过阳光的强烈照射后身体也会迅速腐烂变质。
可因为骆驼的表皮在千万年的进化过程中已适应了沙漠恶劣的气候条件变得异常坚硬和厚实,单从外表看会误以为保存完好。
但一些细小的微生物和细菌会通过骆驼的鼻孔、口腔等迅速在体内繁殖生长,导致骆驼的体内像充满气的气球一样鼓胀,如果不小心被外界戳破极有可能发生爆炸的情况。
而那些细菌和病毒也会像天女散花一样散落在各个地方,不小心沾到人身上的话,很可能会造成感染或其他的疾病,对我们的健康带来潜在的危害。
同时,弥漫在空气中的气味也因在骆驼体内发酵时间长,带有毒性。
如果被人吸入体内的话,中毒也是很有可能的。
原来,不能碰沙漠中渴死的骆驼是为了我们的人身安全啊,这下自己可长见识了。
但是话又说回来,那些在沙漠中因为各种原因死去的骆驼,它们最终的归宿又是哪里呢?不可能就一直被太阳晒成肉干吧!朋友也把答案告诉了我,听完不得不感叹大自然的神奇。
一、被盘旋在高空的秃鹫啄食。
秃鹫以吃腐食为生,敏锐的视觉和尖锐的爪子很容易就发现那些被同伴抛弃或已经死去的动物,用尖锐的爪子把身体撕开然后大快朵颐,是这些骆驼最后都免不了的结局。
二、沙漠狼也不会放过这种美食。
动物的尸体也是沙漠狼眼中的美食,它们也会在发现食物后跟秃鹫来抢夺美食,完全不用担心它们发现不了这些骆驼,残酷的生存环境使它们进化出敏锐的嗅觉和抢夺食物的超强本领。
三、残留在骨头上的肉渣也是其他小生物的食物来源。
当这些凶猛的庞然大物把骆驼分食殆尽后,残留在骨头上的细小肉渣又会被其他动物一点点吃掉,比如蚂蚁。
总结:在沙漠中遇到被渴死的骆驼千万别碰,这是为了我们的安全,同时也给到动物在地球上最后的体面。
大自然是一个神奇的循环系统,虽然这些死去的骆驼对人类没有任何作用,却为生活在沙漠里的动物提供了食物来源,生于自然又回归自然,这才是生态平衡的最好结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