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的历史

小数的历史,第1张

小数的历史 小数的起源及发展历史分别是?

公元3世纪,也就是1600多年前,我国伟大的数学家刘徽就提出了小数。

最初,人们表示小数只是用文字,直到了13世纪,才有人用低一格,如8.23记做,左边的表示整数部分,右下方表示小数部分。

古代,还有人记小数是将小数部分的各个数字用圆圈圈起来,例如:1.5记做1⑤,这么一圈,就把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分开来了。

这种记法后来传到了中亚和欧洲。

直到公元1592年,瑞士的数学家布尔基对小数的表示方法作了较大的改进,他用一个小圆圈将整数部分与小数部分分割开,例如:5.24……数中的小圆圈实际起到了小数点的作用。

又过了一段时间,德国的数学家克拉维斯又用小黑点代替了小圆圈。

于是,小数的写法就成了现在的表示方法。

中文计数法中国未引入西方的小数点前,中文有一套小数单位表示小数:分、釐、毫、丝、忽、微、纤等等,各单位是前一个的十分之一。

如3.1416,读作“三又一分四釐一毫六丝”或“三个一分四釐一毫六丝”。

小数点自西方传入中国后,小数单位除对译十进制词头外已逐渐不用,现时分、釐仍会用于利率。

小数的由来和历史是什么?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09078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24
下一篇 2022-10-2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