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者应该没有太多画人物的经验,因为画人物画不是最后点睛,而是根据自己的整体创作构思,从想法、草图、正稿、墨稿、上色、调整这样一步一步的画出来的。
既然不存在点睛之笔,那么心中一震的感觉自然也就子虚乌有了!一幅创作,有时候构思需要很长时间,甚至数年,然后到生活中去找形象,揣摩构图方式,在草图上进行无数次的试错和纠正。
真正画的时候,基本是内心一直处于一种澎湃和亢奋的心情,不知疲倦,全身心投入。
真正画到结束,画家反倒是虚脱和混沌的,会陷入一种兴奋和疲惫交错的状态中。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是通往世界的桥梁。
”讲真,笔者是一个不怎么会作画的人。
点睛一笔也无所谓心里会激动颤栗,更多应该是源自内心的一种隆重的仪式感和敬畏感。
这就如同奔驰在足球场上左突右攻的运动员,甩开了防守人,一路所向披靡。
只需临门一脚,便可扬名立万。
一部作品,其实从我们开始创作的动机,构思,激情,灵感和创作过程中的自我怀疑、煎熬,这应当是所有文艺工作者不约而同的甜蜜的忧伤。
它就像我们自己的孩子,当我们沉浸其中的时候,我们投入的是全世界最珍贵的爱。
因此,点睛一笔是自我怀疑的救赎;而那为之颤动的喜悦则是与世界的完美融合,也是那临门一脚。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