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亦真时真亦假

假亦真时真亦假,第1张

假亦真时真亦假 怎么理解“假亦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这副联应该是“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它是太虚幻境的一副对联

红楼梦》第一回,甄士隐在炎炎夏日午睡,梦到了一个和尚一个道士,带了通灵宝玉下得凡来,他主动上前搭讪,想看看这块玉,拿过来,结果还不及细看,就被对方抢回,说是太虚幻境到了。

于是,在太虚幻境大石牌坊两边,就有这副对联。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意思并不深奥,简单的说,就是如果你把假的当成真的,那么真的也就成为了假的。

也可以说,你把没有的当成了有的,有的也就成为了没有的,用成语去替换,则可以说是:无中生有,无事生非,积是成非。

这副对联,在《红楼梦》一书中,至少有过两次重现。

后来,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也看到了这副对联。

曹雪芹这样重复设置,意在提醒世人,一切都是幻景,一切都是幻影,劝世人懂得挣脱。

同时,也是双线设置隐喻,说明甄士隐的遭际,也会是贾宝玉的遭际,贾宝玉会重走甄士隐的路径,将“真事”隐去,冠之于贾宝玉这个虚构的人物之上。

再者,曹雪芹也在告诉我们,在阅读《红楼梦》的过程中,也要分清哪些是真的,哪些是假的,哪些有,哪些无。

是否能看得真切,需要一双慧眼。

曹翁其苦心,可见一斑。

其实,对于天天在外打拼的人们来说,这副对联也有着深刻的警醒。

我们从俗世中来,到俗世中去,竭尽全力去追逐的,无非名利二字,何为名?不过想方设法吸人眼球;何为利,不过绞尽脑汁钻山打洞追求额外盈余。

但是,我们殚精竭虑地去拼命,或许名也有了,利也尽收,然而,结果是,要么白了头发,要么垮了身体,甚至躺在医院的病床之上,等待着上帝的召唤。

什么是名?什么是利?什么是有?什么是无?其实,当我们有的时候,我们身体本身所有却在逝去。

我们总是陷入名利的圈套,每每以假作真、以无做有。

曹雪芹真正的伟大之处在于,他不仅自己看透了真与假、有与无的辩证关系,而且通过美丽而忧伤的故事,告诉你什么是真与假、什么是有与无。

只是,面对迷局,大多数人仍然摆脱不了当局者迷的结果,以至于飞蛾扑火,前赴后继。

这副联出现在《红楼梦》中的两个梦中。

看它的位置,一是梦,二是太虚幻境,就可以判断它深刻的寓意。

表面看,是生死有命富贵在天的宿命论,是书中人物注定的悲剧。

深里看,是聪明圣人的智慧,是世外高人的处世哲理。

即世上的是是非非别太在意,或别看表象。

自己看到的,与实际情况相差甚远,看到真应该想到假,遇到假亦应想到真,或真假二者兼之。

见到衣冠楚楚的人,别以为是君子,遇到破衣烂衫的人,莫认为是小人。

捡到一堆宝贝,极可能是诱饵。

失去一匹骏马,也许可得一群。

千万别一根筋,需要变通思考。

跳出“梦”,真假是真实世界的延伸,是作者控诉当时现实社会的颠倒。

只有明白真假,才会倒着看世间万象。

故而,人,只有彻底明白“真假”,才不至于最终“一把辛酸泪”。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12113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24
下一篇 2022-10-2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