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话说,朝鲜是真的弱,不然也不会总是被日本打。
首先,朝鲜也曾主动去打日本,那就是朝鲜李朝世宗大王时期的己亥东征。
不过这次东征的规模并不大,而且对手不过是日本对马岛的宗贞盛势力而已。
不过这也不要紧,反正己亥东征也够韩国人吹上好几百年了。
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朝鲜确实自古以来就一直被日本欺负。
唐朝时期,朝鲜半岛上的政权新罗就遭遇到倭国(日本)水师的入侵。
不过在巨唐面前,倭军根本就不堪一击,4.3万大军直接被1.3唐军给干趴了。
之后就是著名的万历朝鲜战争,那时的朝鲜更是不堪一击,仅两个月时间,就被日军打得“三都守失,八方瓦解”。
最后,又是靠明军出手,才把日军赶走。
之后步入近代,通过明治维新强大起来的日本,再一次卷土重来,侵略朝鲜。
不过,这次朝鲜没那么幸运了,因为那时的清朝落后腐败,自己也在甲午战争中沦为战败国。
所以,朝鲜不久后就直接被日本给吞并了。
言归正传,那么为什么日本老打朝鲜呢?其实,这个原因丰臣秀吉在入侵朝鲜时已经指出来了,就四个字:“假道入明”!作为岛国的日本,国土狭小、资源贫乏,而且地震灾害频发。
因此,日本人自古以来就有很重的大陆情节,一心想要入侵隔海相望的东亚大陆,妄图侵略中华。
而入侵大陆最理想的跳板,就是与自己隔着对马海峡的朝鲜半岛了。
因为,朝鲜不仅弱,而且离日本也近,更容易被他们占领。
所以,日本每次向外扩张,都会首先拿朝鲜开刀。
还有一个问题是:为什么古代朝鲜一直都这么弱?其实,这个问题也不难回答,古代朝鲜的弱小,不仅是因为领土小、人口少造成的。
更是因为他们在外交上长期奉行“事大主义”,使得他们几乎武功尽废。
古代朝鲜国小力薄,根本不是中国大一统王朝的对手。
而中国王朝对自己的藩属国都是比较照顾的,只要它们“不找死,一般都不会死”。
因此,朝鲜干脆全面“事大主义”,处处以中华为尊,年年进贡,岁岁来朝,这样就能获得中国王朝的保护了。
最典型的就是朝鲜的李氏王朝,从1392年一直延续到1910年,国祚长达519年,而它长寿的秘诀就是事大。
明朝时期,他们安心的做大明的藩属;满清崛起后,他们又心悦诚服的当起清朝的藩属。
就这样,在中国王朝的保护下,朝鲜得以享国500多年,直到清朝败给日本,无法再为他们提供保护。
而全面的“事大主义”,却造成了一个很显著的弊病,就是武备废弛,军事孱弱。
壬辰倭乱时,当时的朝鲜承平已久,“人不知兵二百余年”。
因此,面对日本的入侵,战五渣的朝鲜军队简直不堪一击。
本文作者:小贱贱
朝鲜也想打日本,可实在是有心无力啊。
古代发动大规模的灭国战,首先要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能动员全国的力量才行。
就比如秦皇汉武攻伐四方,隋炀帝、唐太宗攻伐高句丽的前提就是他们整合了政治资源,让自己拥有绝对的皇权,才能集中全力去打灭国战争。
而朝鲜历史上,一直都没有像样的强人政权,打日本谈何容易?其实日本的情况也一样,长年混战,也没有能力集中举国之力,大规模入侵朝鲜。
这里要说明一个误区:古代日本也没有老是打朝鲜,翻遍史书也就一次,就是明朝时期的壬辰倭乱。
当时日本敢打朝鲜,就是因为日本出现了一个强人丰臣秀吉。
而且他打朝鲜也不是所有大名的集体共识,只是他个人的决定。
至于白江口之战,那不是日本侵略朝鲜,准确的说,那是同盟战争,是百济为了对抗大唐,搬救兵助阵。
所以古代日本大规模侵略朝鲜,只有壬辰倭乱那一次。
朝鲜半岛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箕子朝鲜和卫满朝鲜时期。
当时半岛的文明主要集中在半岛北部,南部土地还没有文明,基本上都是未开化的半岛土著。
曹魏大将毌丘检曾经率两万精兵杀得半岛土著哭爹喊娘,向中原称臣纳贡了几十年。
从这也能看出,当时的半岛土著是有多弱鸡。
(韩国人说自己有八千年历史,并且还主动贴高句丽,那是极度的厚脸皮)而当时的日本也差不多一样,也是野蛮落后的弥生时代,连一个中央政权都没有。
所以那个时代的朝鲜和日本都是弱鸡,都没有能力搞大规模入侵。
到了中国隋唐时期,朝鲜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期。
当时半岛上有三个国家,新罗、百济和高句丽三家混战,另外还有一些小部落跟着一起哄。
三家打了一百多年,各自都忙得要死,也没有没有余力去打日本。
不过由于航海技术的发展,这个时期的朝鲜和日本都有海寇小规模入侵对方的记载。
比如朝鲜的《三国史记》就有记载,说倭国浪人袭击朝鲜沿海等地。
而日本的史书上也有新罗人骚扰日本沿海的记载。
这批新罗海寇在日本史书上被称为“新罗寇”或者“韩寇”。
但是双方具体的损失由于史料记载简略,不知道具体数字。
(其实这也说明当时双方海寇入侵的规模烈度不高)唐高宗时期,唐朝联合新罗灭百济,这是日本第一次大规模出兵朝鲜半岛,史书上被称为白江口之战。
不过前面说了,白江口之战并不是入侵战争,只是百济找盟友,共同对抗大唐和新罗。
所以这顶多只能算干涉,谈不上是侵略战争。
比较令人意外的是,这一次大战期间,唐朝焚毁了日本战船四百多艘,从出动这样一支规模的海军,而且还是渡海远征,可以看出当时日本的军事实力已经不容小觑,是个硬茬子。
当时的朝鲜如果大规模入侵日本,应该占不到什么便宜。
经过多年战争后,新罗统一半岛。
朝鲜半岛终于结束多年战乱,在文化和军事两方面都领先了同时期的日本。
但是同一时期的日本也没有裹足不前,在圣德太子的推动下,日本也开始了大化改新,全面向唐朝学习,国力迅速得崛起,进入了“天平文化”的全盛时期。
这一时期的日本和朝鲜都是一个水平,双方都吃不掉对方。
中国五代时期,王建推翻新罗,建立了朝鲜历史上的高丽时代。
当时的日本处于天皇权力崩塌阶段,出现了混战的苗头,其实当时朝鲜是有机会入侵日本的。
然而令人悲催的是,同时期的契丹人崛起,高丽为了应付契丹入侵,不得不集中兵力在北方,不可能去打日本。
之后,北方游牧、渔猎民族轮番崛起,高丽不断应付女真、蒙古的轮番入侵,疲于奔命。
自然也没能力去打日本。
这段时间的日本是日本历史上的平安朝和镰仓幕府。
日本的这两个时期,用一个很蔑视的词来形容就是——弱鸡。
幕府将军连国内的大名都搞不定,怎么可能入侵朝鲜?不过这段期间双方的海寇袭击对方的时间还是时有发生,但规模都不大。
蒙古征服高丽后,元世祖忽必烈派高丽的洪茶丘率军入侵日本,这一年朝鲜军队终于踏上了日本国土,然而这并没有什么用,没多久就被“神风”吹散了。
后来又集结大军配合元朝入侵了一次,也是惨败收场。
从这里可以看出,朝鲜和日本想要大规模入侵对方,至少要有一个强权者才行。
如果不是忽必烈铁了心的要灭日本,高丽压根不敢有进攻日本的念头。
而朝鲜和日本都没有忽必烈这样的强人,自然也就不会出现大规模入侵对方的情况了。
明朝建立后,高丽王想出兵打大明,但被大将李成桂发动兵变推翻。
随后李成桂向明太祖朱元璋称臣纳贡,成为了明朝藩属。
当时的日本进入了室町幕府时代,这一时期日本和朝鲜贸易增多,随之而来的就是双方的海寇横行。
比如朝鲜太祖李成桂就曾经杀过倭寇,还被倭寇射中了一箭。
到了相当于中国明成祖时期,朝鲜世宗大王对倭寇忍无可忍,终于发动一次反击,试图一举扫平倭寇。
这次反击是朝鲜历史上唯一一次主动进攻日本,被称为“己亥东征”。
此一战,朝鲜出动1万7千名大军,200多艘战船,进攻倭寇聚集的基地对马岛。
然而令人喷饭的是,朝鲜将近两万人,在面对区区六百倭寇时,竟然还被反杀,战死了数员战将。
最后是凭借人数优势,连续向倭寇发动强攻。
几个回合下来,才把倭寇打服。
这一次客观来说,朝鲜确实打赢了,但赢得不怎么高大上。
并且这也只是针对倭寇的反击战争,不是针对室町幕府的战争。
接下来的两百年,双方没有再爆发过。
一直到大明万历时期,日本因为出现了丰臣秀吉这个强人,双方才再次爆发大战。
关于壬辰战争的过程,这里就不说了。
总之就是一句话:朝鲜军队在承平日久了将近两百年后,其军队的组织和战斗力,都与经历了战国时代的日军有了巨大差距。
如果没有明朝的及时出手,朝鲜必亡。
后来丰臣秀吉猝死,日军撤回国内,再度开启混战。
最后是德川家康获胜。
德川家康不是丰臣秀吉,他没有那么大的志向。
所以日本进入江户幕府时代后,也就没有再度入侵朝鲜了。
又过了几十年,满族崛起,在东北打得朝鲜节节败退。
先后经历了“丁卯胡乱”和“丙子胡乱”,朝鲜半岛北部被满洲八旗多次劫掠一空。
在这样的背景下,朝鲜也就没有能力发动入侵日本的战争了。
总的来说,韩国历史乏善可陈,日本在古代好歹还有一个战国时代,出现了织田信长和丰臣秀吉两个大妄人。
而朝鲜则是连一个有雄途壮志的君王都没有。
至于为什么,原因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两个原因就是朝鲜的地理位置和政治体制。
地理位置不用多说,日本是海岛,它入侵朝鲜没有后顾之忧,而朝鲜背靠中国,它不可能集中大军攻击日本,否则会被中原王朝抄它的后庭。
在这个大背景下,任凭朝鲜国王有大多的雄心壮志,都是不可能发动大规模入侵日本的战争的。
政治制度这一点很复杂,简单地说:朝鲜的集权度一直都不高,即便是朝鲜王朝,地方也是半自治状态。
这种政治形态大约相当于中国的南北朝时期。
即豪族垄断了中央到地方的大小各级官职,豪族和国王一起共治天下。
所以朝鲜历代的国王都没有能力整合全国的民力去办大事。
而跨海打日本,在当地简直是如同天方夜谭一样。
即便是国王有想法,豪族不同意也不行。
如果哪个国王敢一意狐行,大臣们会把他干掉。
比如朝鲜第十五任君主光海君就因为周旋于大明和后金之间,奉行不背明、也不怒金的中立外交,遭到了绝大多数大臣的反对。
于是在大明天启三年,被拥有一众大臣支持的朝鲜仁祖李倧发动宫廷政变给推翻了。
从这一事件也可以看出。
朝鲜的集权度相比于中国来说,太低太低了。
集权度不高,就出不了强人;没有强人政治,就没有强大的军事力量。
没有强大的军事力量,怎么可能发动大规模侵略日本的战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