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邀请!《三国演义》全书能用“三足鼎立”这个成语概括。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四起,互相吞并,抢夺地盘,在一系列的角逐之后,剩下了曹 *** 、刘备、孙权这三股强大的势力,继续角逐。
孙权占据江东,力求自保,成就霸业;曹 *** 占据中原、刘备占据益州,都打着兴复汉室的旗号,力图统一天下,三足鼎立的局面形成,为此三方征战又拉开序幕。
又经过多年的战争,谁也没有征服谁。
公元220年,曹丕称帝,公元221年,刘备称帝,公元222年孙权称帝,他们把东汉一分为三,出现了我国历史上的三国。
作者的笔墨是放在三国对峙上的,细致地描写他们各自的策略使用及每次征战的结果、得失。
我也想过作者偏重于歌颂刘关张,我也想过用“分久必合,和久必分”,也想到用“三国归晋”,可它们都不是成语,才用“三足鼎立”的。
文能治国,武能安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