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名守仁,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书法家兼军事家、教育家。
28岁考中进士之后,一生的工作主要是当文官,历任刑部主事、贵州龙场驿丞、庐陵知县、两广总督等职。
但他仕途最耀眼的成就却是,凭一己之力肃清了南中地带盗贼蜂拥的匪患;更用仓促整编在一起的8万杂牌军,奇迹般粉碎了宁王朱宸濠的叛国之乱。
这一切,都是阳明心学的功劳。
明代黄绾作《祭阳明先生文》,缅怀王阳明一生的功绩,用“致良知”“亲民”“知行合一”概括王阳明的心学思想。
阳明心学的核心要义是“知行合一”,以及在此基础上的“致良知”。
“致”大概就是达到,达成,认识到。
良知是不是指善,而是指“心之本体”,深藏于自己内心的,天地万事万物的道理。
“知行合一”知是指良知,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
而是要把认识(“知”)和实践(“行”)统一起来。
简单来讲就是,人必须有一颗强大的心脏,然后把自己的所思所想外化为实际的行动。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被别人的看法所左右,找到内心原本无善无恶的本体,成为顿悟了的人,成为圣人。
即使时代发展到今天,王阳明这种以学促用,学以致用的思想,要求人言行合一,不空言无益之事的理论,仍有广泛的借鉴意义。
致良知中国明代王守仁的心学主旨。
语出《孟子·尽心上》 :“ 人之所不学而能者 ,其良能也 , 所不虑而知者 ,其良知也。
”《大学》有“致知在格物”语。
王守仁认为,“致知”就是致吾心内在的良知。
这里所说的“良知”,既是道德意识,也指最高本体。
他认为,良知人人具有,个个自足,是一种不假外力的内在力量。
“致良知”就是将良知推广扩充到事事物物。
“致良知”也就是知行合一。
“良知”是“知是知非”的“知”,“致”是在事上磨炼,见诸客观实际。
“致良知”即是在实际行动中实现良知,知行合一。
“良知是虚的,功夫是实的。
知行合一,就是要将知识与实践、功夫与本体融为一体。
良知前冠一“致”字,恰如其分、恰到好处地点出了要害。
这个“一了百了”的功夫又正是活一天有一天新问题的需日新日日新的功夫。
把握住良知这个根本,然后加以所向无敌的推导,便是他(王阳明)教学生的简易直接的方法。
如有人用“知之匪艰,行之惟艰”这句圣训来怀疑知行合一的命题,阳明说,“良知自知,原是容易的。
只是不能致那良知,便是‘知之匪艰,行之惟艰’。
”还是看你心诚志坚否--人是可以成圣的,就看想不想成了。
要真想成就很斗私心一闪念,时时刻刻致良知,用阳明的话说叫“随物而格”。
”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