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军

羽军,第1张

羽军 如果樊城被关羽攻破了,后来会怎么样?

关羽发动的襄樊之战,是他军事生涯的绝唱。

在这一战中,关羽发挥了他卓越的军事才能,水淹七军威震华夏。

在关羽风头最盛的时候,连曹 *** 都想迁都躲避他的锋芒。

但是,由于孙权的偷袭和曹军援军的夹击,关羽终究功亏一篑,未竟全功。

在最后一刻,关羽都舍不得从襄樊撤军。

那么,关羽为什么这么重视襄樊,如果他攻下襄樊又会带来什么后果呢?一、襄樊之战的经过。

建安二十四年,刘备取得汉中之战的胜利,随后在群臣的拥戴下,进位汉中王。

在刘备封赏功臣的时候,专门封镇守荆州的关羽为前将军,假节钺。

这样,关羽就成为刘备集团中唯一拥有先斩后奏权力的武将。

在接受封赏后,关羽就发动了襄樊之战。

关羽率领三万多水陆军,向曹仁镇守的襄樊地区发动了进攻。

曹仁只有七八千将士,还要分守襄阳和樊城两城,他不得不向曹 *** 求援。

由于夏侯渊阵亡,夏侯惇病重,曹 *** 自己又带病滞留在关中,曹 *** 只得派于禁、庞德率领七军曹军,共计三万人前往救援襄樊。

关羽率领的军队中有一部分是水军,在步军的数量上远少于曹军。

关羽便用水军封锁汉江,割断襄阳和樊城的联系,然后集中兵力攻打樊城。

因为樊城位于汉水北岸,是襄阳的后援,而且素有铁打的襄阳,纸糊的樊城之称。

如果关羽夺取樊城,襄阳不攻自破。

于是双方在樊城展开了激烈的争夺。

关羽凭借自己的军事能力,和曹军打成了相持状态。

为了占有掎角之势,曹仁命令于禁将军队驻扎在樊城以北十里的地方。

于禁将军队驻扎在低洼之处,铸成了大错。

当时秋雨连绵,汉水暴溢,洪水高达数丈,于禁的军营全部被淹。

关羽出动水军,将七军曹军全部擒获,俘虏了于禁,斩杀了庞德。

面临如此的危急情况,曹仁准备放弃樊城逃走,但是被满宠劝住。

于是曹仁激励士气,和部下盟誓死守樊城。

在曹仁的坚守下,关羽没能立刻攻下樊城,只得将樊城包围起来。

曹 *** 面对襄樊地区的复杂形势束手无策,想要迁都躲避关羽的锋芒。

他的手下司马懿等人劝住他的行动,并建议联络孙权夹击关羽。

曹 *** 一面派出以徐晃为主帅的援军救援襄樊,一面联络孙权。

早有武力夺回荆州之心的孙权,自然对曹 *** 的联络一拍即合。

他派出吕蒙白衣渡江,一举袭取了荆州。

关羽在得知后方被袭,只得从襄樊撤军。

在回师途中,他的军心动摇,大军离散,只得走保麦城。

后来在逃亡西川的途中被吴军擒获,随即被杀。

二、襄樊在军事地理上的意义。

孙权给曹 *** 写去密信,表示自己要出动军队袭取荆州。

在信中,孙权专门向曹 *** 请求,不要对外泄露军机。

但是曹 *** 为了坐山观虎斗,并且缓解襄樊前线的紧张形势,特意将此信一式两份,分别用箭射入樊城和关羽的军营。

可是即便如此,关羽依然在樊城城下流连不去。

那么,襄樊对关羽究竟有什么特殊意义,让他如此念念不忘,非要得之而后快呢?这首先要从襄樊的地理位置说起。

司马懿曾经向曹丕评价襄樊的地理价值说,“襄阳水陆之冲,御寇要害,不可弃也。

”这是因为在地理上,连接中国南北交通的三条重要通道中,襄樊是位居中间那条通道的枢纽。

因此,曹魏才会将长安、襄樊、合肥定为防御的战略据点,防御蜀汉和东吴的进攻。

赤壁之战后,孙刘联军夺取了荆州的南半部地区,曹 *** 被迫退往北方,在襄樊留下重兵。

在这种情况下,刘备想要对曹魏发动北伐,就必须要先夺取襄樊。

尤其是刘备借得南郡后,与襄樊的曹军控制区犬牙交错,更是对襄樊志在必得。

关羽的主要军事基地江陵是孤悬长江以北的重镇,它和襄阳有陆上交通相连。

古人评价说,“江陵去襄阳步道五百里,势向唇齿,无襄阳,则江陵受敌不立。

”在实际情况中也是如此,关羽在镇守江陵的时期,多次遭到曹军的进攻。

虽然关羽凭借着卓越的军事能力,打退了曹军的侵袭,但是总的军事形势还是对关羽不利的。

因此,关羽一直把襄樊当作眼中钉肉中刺。

在他得到假节钺的权力后,便抓住战机对襄樊发动了进攻。

如果关羽能够夺取襄樊,他就可以获得五百里的战略纵深。

这样,有了长江和汉水环抱防御,他的处境将得到很大的改善。

尤其此时的上庸已经落在刘封、孟达的手中,关羽夺取襄樊,将会增加汉水这条交通线与蜀中联系。

拥有长江、汉水两条交通线的关羽,就不会害怕曹魏和东吴的侵袭,在战略上立于不败之地。

拥有这样一块稳固的军事基地,会为将来的军事行动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羽不但可以选择出击的方向,还能够震慑孙权,让他不敢轻举妄动,东吴袭取荆州的那幕悲剧也就可能避免了。

三、如果关羽破城会带来的后果。

关羽攻打襄樊并非一时的心血来潮,而是深思熟虑的结果。

他选择的战机十分精妙,正中曹 *** 的软肋。

当时曹 *** 和他的军队主力滞留在关中,整个关东都兵力空虚。

关羽出兵襄樊,在兵力、兵种上占据优势。

此时的上庸也落入刘备手中,可以出兵顺汉水而下策应。

由于关羽拥有优势的水军,他可以控制汉水,分割包围襄阳和樊城。

即便是一时拿不下樊城,关羽也可以依靠围困夺取襄阳。

在夺取襄阳后,位于汉水北岸的樊城,就会如同当年的江陵一样,经过长期的对峙,最后被关羽所得。

这样,控制襄樊的关羽,就可以实现他的战役设想。

如果关羽只是为了实现有限的目标,对襄樊进行一次突袭,那么结局不会成为后来的悲剧。

但是水淹七军这场意外的胜利,将关羽推到了进退两难的境地。

这场胜利,让曹 *** 的战略形势急剧恶化,襄樊的得失可能会决定曹魏的命运。

在战后,曹 *** 曾经夸奖解围成功的徐晃说,“且樊、襄阳之在围,过於莒、即墨,将军之功,逾孙武、穰苴。

”曹 *** 将襄樊的重要性与当年乐毅伐齐时的莒、即墨相提并论。

当年齐国只剩下莒、即墨两城,如果这两城丢失,齐国就灭亡了。

曹 *** 认为如果襄樊丢失,曹魏就可能如同当年的齐国一样陷入灭顶之灾。

满宠在劝阻想要撤退的曹仁时,也说出了类似的理由。

他说“今若遁去,洪河以南,非复国家有也;君宜待之。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襄樊的得失,关系到曹魏的生死存亡。

曹仁就是认清了这个形势,才咬着牙在樊城死撑。

这是因为襄樊是曹魏防御蜀汉北伐的战略据点,水淹七军的失利,打破了曹魏防线的稳固性。

在二线防线只有徐晃的一万新兵防守,根本不是关羽精锐的对手。

正是由于襄樊的坚守,束缚住了关羽的手脚,将他的主力牵制在了襄樊城下。

如果襄樊失守,关羽的这些精锐就可以腾出来继续北伐。

而在这个时候,整个曹魏的统治区正爆发着反抗曹 *** 的动乱。

如同满宠所说的,从许都以南,大批反对曹 *** 统治的百姓,都在进行着叛乱。

关羽虽然不能派主力北进,他的小部队依然和各地的反曹军联合,在四处制造声势。

在曹 *** 的统治区的腹地也发生了魏讽叛乱,让曹 *** 感到焦头烂额。

如果关羽能够在此时夺取襄樊,他就不但能够实现自己的战役目标,还可能提前推动北伐的进行。

曹 *** 正是畏惧这一点,才决定迁都来躲避关羽的锋芒。

可惜的是,关羽的实力不足,上庸的刘封、孟达又不听从关羽的调遣,使得他顿兵于襄樊城下,不能解脱手脚。

最终,关羽在徐晃和孙权的夹击下失败,一片大好形势也付之东流了。

结语:关羽发动襄樊之战时,并没有想到要取得过大的战果。

他只是利用有利的战机,对襄樊发动一次突袭。

但是当取得了水淹七军的辉煌战果后,关羽被胜利冲昏了头脑。

他不顾自己实力不足,一心想要夺取襄樊,进而获得更大的胜利。

如果关羽能够在此时夺取襄樊,他将给曹 *** 以沉重的打击。

当时整个曹魏的统治区叛乱四起,打着关羽旗号的反曹军队一直活动到了许都以南。

曹 *** 在这种形势下,甚至想要迁都躲避锋芒。

可以想象,关羽会乘胜夺取更加广阔的土地,并得到更多百姓的支持。

这样一来,关羽不但能够获得大片的领土,还可以推动北伐时机的早日成熟。

那么,《隆中对》的战略就会更早地实现,东吴也不会袭击荆州,反而会配合关羽攻打曹魏。

曹魏很可能会陷入极端困难的境地之中,整个三国的形势会为之一变。

可惜关羽实力不足,不但不能夺取襄樊,还引来了东吴的背后袭击,招致了败亡。

我是历史笑春风,欢迎大家关注我,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即使樊城被攻破战役上的胜利并不能弥补战略上的失误!关键关羽破坏的是国策。

为什么这样说:①天下三分曹魏强而蜀吴弱,两家联合才能对抗曹魏。

东吴高层和蜀国的智囊团都有这样的意愿。

所以诸葛亮定下的国策是东和孙权北抗曹魏,所以天下三分的局势相对稳定。

关羽怎么执行的呢?东边得罪东吴,北边攻击曹魏,破坏了国策。

②为什么说战略上也是错误的!关羽镇守的荆州乃天下之腹,只要在蜀国手中就可以为蜀国源源不断地提供钱粮兵员。

关羽要做的事守好这片土地,也就是防御为重。

蜀汉的进攻点应该是从汉中出击,有两个选择可以做:第一种汉中出上庸再攻取宛城,直逼长安、洛阳、许昌,这种做法类似于黑虎掏心。

第二种从汉中出阳平关攻取甘州凉州陇上,采取蚕食的方式步步为营徐徐图长安,再图洛阳。

只有攻取了宛城或者洛阳,等到襄阳曹仁回救的时候才是关羽进攻襄阳的最好时机。

关羽要做的事,曹仁不退自己不进攻。

最重要的是安抚好东吴。

③战术上也是错误的,既然荆州属于你关羽的大本营,那就应该让可靠的人带重兵把守。

结果几乎荆州兵全军出动,留守的人几乎都不靠谱。

被吕蒙白衣过江攻破荆州大本营。

自己也败走麦城,同自己自己的儿子一起身首异处。

就算攻下了樊城,樊城只是一个交通要塞,四通八达很快也会被曹 *** 军反攻进行反包围。

关羽一出荆州必然空虚,孙权早已垂涎这块肥肉,也是必然来攻的。

但无论如何樊城的价值远远低于荆州。

关羽的死亡几乎就是蜀汉政权由盛转衰的标志!淦珩读历史读的是一种情怀。

欢迎好友指正,点赞评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14853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25
下一篇 2022-10-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