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纶塞下曲

卢纶塞下曲,第1张

卢纶塞下曲 《塞下曲》的人都在干什么?

花拾间文化来回答这个问题《塞下曲》属于唐乐府,出自唐代诗人卢纶,一共有两首其一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其二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第一首是这首诗是改写《史记·李将军列传》中的一小段而来的时,讲的是汉朝飞将军李广射虎的故事。

01《史记》的原文是这么写的:“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

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简单两句说出了时间地点人物氛围,时间:一个夜晚。

地点:野外树林里。

人物:一个将军。

事件:出外打猎归来。

天色已晚,四处一片漆黑,打猎而归的将军穿梭于树林里。

忽然一阵风来,草丛摇晃,露出一个模糊的影子。

这是什么东西潜伏在那里,这大半夜的深山老林中出来百兽之王老虎还会是谁呢?饶是身经百战的将军,也暗暗吃了一惊。

可是,将军毕竟是将军,无论何时都不会乱了方寸,只听“嗖”的一声,箭镞已经射向草丛。

这就是“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的整个事件过程了。

02第二句:“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箭射出去了,接下来呢?等到第二天早晨,将军记挂着昨晚那次惊魂事件,也想看看自己那支箭到底有没有射中老虎,于是又回到原地寻找。

这才吃惊地发现,哪里有什么老虎,只是一块大石头卧在草丛之中。

那箭呢?一支白羽箭,直插在巨石的棱角之中,不仅仅是箭头,而且整个箭身都深深地插了进去,外面只露出箭尾的羽毛。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第二首诗讲的是敌军的单于在这月黑风高的不寻常的夜晚,敌军偷偷地逃跑了。

将军率领轻装骑兵去追击,在飞驰中,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刹那间弓刀上落满了雪花。

01首二句交代了事情发生的时间及背景:“月黑”。

即是没有月亮的夜晚;雁飞高,表示出夜晚应该是寂静无声的,大雁被惊扰。

这样的景,并非眼中之景,而是意中之景。

雪夜月黑,本不是雁飞的正常时刻。

而宿雁惊飞,正透露出敌人正在行动。

寥寥五字,既交待了时间,又烘托了战斗前的紧张气氛,直接逼出下句“单于夜遁逃”来。

原来是敌军的首领趁着月黑风高夜要逃跑,那是不是要去追击啊本诗情景交融。

敌军是在“月黑雁飞高”的情景下溃逃的,将军是在“大雪满弓刀”的情景下准备追击的。

02单于本是古匈奴的君主,这里借指敌军统帅。

敌军在夜间逃走,将军轻骑追击,读到这里,顿觉一股豪迈之情扑面而来。

敌人夜间行动,并非率兵来袭,而是借夜色的掩护仓惶逃遁,由此也可见唐朝军队的英勇威武。

一逃一追的气氛有力地渲染出来了。

全诗没有写冒雪追敌的过程,也没有直接写激烈的战斗场面,但留给人们的想象是非常丰富的。

“大雪满弓刀”一句,将全诗意境推向高潮。

在茫茫的夜色中,在洁白的雪地上,一支轻骑兵正在集结,雪花顷刻便落满了他们全身,遮掩了他们武器的寒光。

他们就像一支支即将离弦的箭,虽然尚未出发,却早就满怀着必胜的信心。

这是一幅非常动人的画面。

《塞下曲》是古时边塞地区的一种军歌。

如果是概括的来说,《塞下曲》通常指一些边塞诗,多是描写边境风光和战争生活的。

用以表达边塞的荒凉,战后的萧瑟,衬托诗人的厌倦战争和悲凉之情;当然也有用萧瑟的情景来烘托诗人的豪情壮志和爱国之情的,如卢纶《塞下曲》。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15378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25
下一篇 2022-10-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