竖心旁怎么写

竖心旁怎么写,第1张

竖心旁怎么写 隶书竖心旁怎么也有写两个竖点的?

隶书竖心旁怎么也有写两个竖点的?看待这个问题,要了解我国隶书发展中的两重要阶段。

汉代是隶书从产生到发展成熟的重要时期隶书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鼎盛时期:(一)汉代其实隶书从产生到发展成熟,经历了很长的时间,大致应该从战国时期的简牍书,一直到魏晋时期出现楷书、草书,并进一步产生出行书,这个阶段一共经历了五六百年的时间。

在这个漫长的隶书发展期中,隶书经历了三个发展状态:一是简牍书,多是非正式的官方文书,书写比较草率,但却解决了小篆书写的认读都比较麻烦的问题,这种书体多带有篆书的意味,不具备成熟隶书的波磔笔画;二是西汉时期的古隶,实际是从简牍书中发展而来的,但仍带有篆书的笔意,还不具有“蚕头雁尾”的特征;三是东汉时期的今隶,也就是我们习惯上说的成熟汉隶,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出现了长横等笔画的蚕头雁尾,人们习惯上称之为八分书。

在东汉时期出现了大批汉隶名碑,一直到今天仍然是学习隶书书法的首选范本。

比如《曹全碑》、《史晨碑》、《张迁碑》、《礼器碑》、《乙瑛碑》等等。

(二)清代清代是隶书发展史上另一个繁荣时期,出现了许多很有名气的隶书名家,比如被称为清代隶书四大家的:金农、郑簠、邓石如、伊秉绶。

这个时期的隶书,更多地借用了楷书、行草书的笔法,而在结字方面出现了很多不同于传统隶书的写法,比如金农的刷书技法、郑板桥的“乱石铺街”、伊秉绶的黑体隶书等等,都很有特色。

而一些单字的结体上,更多地借鉴了汉隶以后才出现的新写法,比如本题中所言的竖心旁。

“一竖加两点”的竖心写法在汉代是不多见的,而在清代隶书中却常有隶书是中国书法文化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的、承上启下的书体,其中的两次重要变革都与隶书有关。

其一是秦末汉初的第一次隶变,由小篆演化产生出了隶书,其中的过渡书体是产生于战国时期的简牍书;其二是魏晋时期的第二次隶变,由隶书演化产生了楷书和草书,其中隶书向楷书过渡经过了魏碑,而隶书向草书过渡则经过了章草。

正是因为汉代隶书是从篆书过渡而来,所以汉隶多带有篆书的笔意。

在汉隶书法中,竖心的写法多是竖写的篆书“心”字,如下图:在隶书中,竖心写成一竖加两点的样子,应该是魏晋以后,也就是楷书、行草书出现以后才有的写法,在清代隶书中就两种写法都有。

如下图:

隶书的竖心旁有些两个竖点,其原因有两个,第一,字体的演变而来的,第二,书写中变形的需要而来的。

1、我们都知道隶书是由篆书演变而来的,篆书的笔画以圆转为主,隶书则把这个圆转的特点变为方折使书写的速度更加快捷。

这个就是我们书法中所说的“易圆为方”。

2、就是我们在书法创作的时候,对同一个字或者同一个偏旁部首,需要进行变形所导致的。

我们一直对馆阁体式的那种书体进行批判原因是:第一它的书写法度非常苛刻,第二就是这种书体的特点,千篇一律,大小一致。

因此,在书法的创作中,我们会对相同的字进行变形处理,以使他们各个不同,姿态各异。

综上所述在隶书中出现竖心旁有两个短竖,是一件很正常的现象。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15495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25
下一篇 2022-10-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