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人,需要有点天才。
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
汉代张良,当郦食其给刘邦出主意,要刘邦刻印,分封六国诸侯王时,张良立刻坚决反对,一针见血的指出,如果那样做,众将就会离心,汉的事业就完蛋了。
张良给刘邦出的主意,是裂土给韩信,黥布,彭越三人,尽可能争敢这三个人的支持。
最终结果,是刘邦依靠这三个人击败了项羽。
三国时期的诸葛亮,未出茅庐,已料三分天下。
隆中对策,为刘备策划先取荆州,后占益州,建立政权的战略规划。
使刘备转危为安,成为三国一主。
当代伟人毛泽东,在辽沈战役时,坚定不移规划先打锦州。
林彪在先打长春,还是先打锦州上,首鼠两端,犹豫不决。
在毛泽东再三强令下,才确定先打锦州。
结果关门打狗,取得辽沈战役全胜。
以上三例,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光辉典范。
张良,诸葛亮,毛泽东都是中国历史上出类拔萃的杰出的战略家,军事家。
他们都有相当的天分。
当然,天才和凡人,伟人和普通人之间,没有绝对不可逾越的鸿沟。
张良,诸葛亮,毛泽东,都曾经是凡人和普通人。
他们能成就伟大事业,一方面是时势玉成,另一方面则是个人努力学习奋斗的结果。
我们承认天才和伟人,但绝不要迷信天才和伟人。
锲而不舍,持之以恒地学习,实践,努力,说不定有一天,你就可以运筹帷幄了!欢迎点评。
老子: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
其出弥远,其知弥少。
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
译:不出门户,就能够推知天下的事理;不望窗外,就可以认识日月星辰运行的自然规律。
他向外奔逐得越远,他感知自己不足就越多。
所以,有“道”的圣人不出行却能够推知事理,不窥见而能明了“天道”,不妄为而可以有所成就。
西方哲学家康德,一生没有走出过自己生活的小镇,但并不妨碍他成为一个伟大的哲学家。
他说过一句伟大话:“思想无内容则空,直观无概念则盲。
”一个人的思想就像拉弓放箭,箭能飞多远飞向哪里,取决于你拉弓的力度以及方向。
我想说的是,你所实施的结果就是你实施前的控制能力。
所谓一叶知秋,天下之本万变不离其宗,用心去探索、去体会事物的本质,我相信运筹帷幄一些事情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前提是要悟出其中道理并加以实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