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去也视频

俺去也视频,第1张

俺去也视频 “俺”这个字有多长时间历史了?

厕读君查了一下资料,俺这个字,最早出现在东汉《说文解字·卷九·人部》——俺:大也。

从人奄声。

《说文解字》成书于公元100-121年。

然后就是四大名著用的比较多:《西游记》——《陈光蕊赴任逢灾 江流僧复雠报本》小和尚指道:“这不是俺婆婆?”光蕊见了老母,连忙拜倒。

母子抱头痛哭一场,把上项事说了一遍。

《三国演义》——《发矫诏诸镇应曹公,破关兵三英战吕布》曹 *** 大喜。

只见玄德背后转出张飞,高声大叫:“俺哥哥斩了华雄,不就这里杀入关去,活拏董卓,更待何时!”袁术大怒,喝曰:“俺大臣尚自谦让,量一县令手下小卒,安敢在此耀武扬威!都与赶出帐去!”《红楼梦》——《贾宝玉神游太虚境 警幻仙曲演红楼梦》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

空对著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

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再就是《封神演义》——《姬昌解围进妲己》黑虎把斧一愰,拨马便走。

就把苏全忠在马上笑了一个腰软骨酥:“若听俺父亲之言,竟为所误。

誓拿此人,以灭我父之口。

”可以看出,俺这个字大规模使用,是在明朝白话小说流行之后。

关注厕读大历史,每天分享历史知识,品味历史智慧。

俺,方言里称呼"我或我们"。

俺、我、吾、余等词,均是汉语“我”的同音变异。

俺(音an)表示我,目前主要存在于中国北方,尤其是中原地区、山东、东北地区,再往西到陕西,又有音变,发成(类似俄),这其实还是俺的发音,只是稍稍不同。

如果你把这几个发音放在一起“俺→俄→我→吾→余”,就会发现其中发音渐变的规律。

其实,全球很多语言称呼“我”都有这样类似的发音,也存在从a音到w音的转变。

比如日语俺(音ola,罗马音ora),上海话(音ala),俄语(ya),英语(我ai,我们we),法语(音mwa),巴斯克语(音a),德语(音mir我们)。

现在分子生物学已经证实,目前全球的人类都是智人,全部是从非洲走出来的,也就是说全球人类同源,都是智人的后代。

还有一种假说近来开始盛行,就是“全球文明同源论”,这只是一种假说而已,尚未有足够的证据。

虽然全球文明同源此说不可征,但是全球语言同源已经有许多语言学家正在投入研究。

比如,有一部分专家就证实了汉语、叶尼赛语、巴斯克语(就是要求独立的西班牙的巴斯克地区的语言)、车臣语、藏语,同属一个语系,这个语系从西班牙到高加索又到西伯利亚,到中国再到北美,跨度极其大。

无论确证,足见人类迁移范围之广,也难怪许多语言有相同发音的词汇,也即同源词。

俺,在全球来说,就是许多语言表示“我”的同源词。

至于俺字什么时候开始使用,就没有必要求证了。

自周一来,古汉语一直使用“中原雅音”,应该类似“吾”这个音,俺(an)的音,可能更多在民间使用,登不了大雅之堂。

“俺”字,也是我字的衍生字,或者叫俗字。

但是无论是ala,ola,wo,wu,ai,ya,an,әŋ等等都是一脉相承的,不分高低贵贱,都是一个人的自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15935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25
下一篇 2022-10-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