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化、顺应、平衡和图式是皮亚杰建构主义理论的四个重要概念。
这四个概念中最基础的是图式。
图式这一概念最初是由康德提出的,在康德的认识学说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他把图式看作是“潜藏在人类心灵深处的”一种技术和技巧。
因此,在康德那里,图式是一种先验的范畴。
在皮亚杰的理论中,图式是人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的网络,也可以把它看作是心理活动的框架或组织结构。
人出生就带有图式,这图式是由一系列的无条件反射组成的,比如吮吸、吞咽、哭,虽然这些反射都很初级,但却是个体早期适应环境所必须的。
妈妈的乳头伸到宝宝的嘴里,宝宝就自动地做出吮吸的动作,并将吮吸到嘴里的乳汁吞咽下去,这保证了新生的宝宝可以获取食物,为从食物中摄入成长所需的物质和能量打下基础。
随着个体的发育和成长,个体的图式也在不断丰富和发展。
图式是通过两种方式发展的,一种是同化,一种是顺应。
当图式中处理与应对的方式与环境适应的时候,个体会启动同化来丰富图式经验。
当宝宝长大一点,妈妈可能无法每次亲自用乳头喂奶,就会借助奶瓶,把乳汁挤到奶瓶里进行喂养。
奶嘴伸到宝宝嘴边的时候,最开始宝宝是抗拒的,没有妈妈的味道,也跟妈妈的体温不一样,宝宝会扭着脑袋表示他的抗拒。
但反复抗争也抵不过喂奶者的坚持,无意中,奶嘴放到了宝宝嘴里,宝宝用小嘴一吸,“哇,是妈妈的乳汁的味道”,于是宝宝明白,虽然这个东西跟妈妈的乳头不一样,但吸一口也是可以得到食物的,宝宝就不再仅对妈妈的乳头做出吮吸的反应,而慢慢开始接受奶嘴,之后也会逐渐接受吸管等。
同样是吮吸,但吮吸的对象在丰富。
这就是“同化”。
宝宝再大一点,需要添加辅食了。
于是喂养者会使用小勺给宝宝喂一些土豆泥、蔬菜泥、米糊之类的食物。
最开始喂辅食,宝宝也是抗拒的:那个亮闪闪的东西跟乳头和奶瓶都不一样,也不能用嘴吸呀。
这时候就出现了图式中已有的获取食物的方式跟环境不适应的情况。
因为这种不适应,宝宝在挣扎。
而在喂养者的坚持努力下,盛满食物的小勺在宝宝的嘴边轻轻滑过,留下一些食物,宝宝挣扎中小舌头一舔:哇,这个东西是有味道的,好像还挺好吃。
重复几次,宝宝就知道当小勺喂养食物的时候,虽然她不能像喝奶一样吮吸了,但她可以用“舔”的方式获取食物。
于是宝宝学会了“舔”这个原来图式中没有的行为。
也可以说为了应对环境中的变化,个体改变了原有的图式,也习得了一项新的技能并把这个技能纳入到图式里。
这个过程叫做“顺应”。
所以简单的总结,同化是一个用原图式适应更丰富的客体对象的过程,这是一个量变的过程;顺应是一个改变原有图式去适应新的环境的过程,是一个质变的过程。
他们共同实现了图式的发展,即个体经验的丰富与发展。
而推动图式发生量变与质变的是“平衡”。
在皮亚杰的理论中,平衡是指不断成熟的内部组织和外部组织的相互作用。
在这样的相互作用中,作为内部组织的个体感受到图式与外部环境的适应与冲突,于是会促使个体做出同化或顺应的行为。
皮亚杰认为主体与环境的平衡是适应的实质。
因此平衡既是适应的结果,也是推动图式发生“同化”或“顺应”变化的动力。
让·皮亚杰是儿童心理学、发生认识论的开创者,被誉为心理学史上除了弗洛伊德以外的另一位“巨人”。
怎么理解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希望简单具象的举例可以帮助理解~(1)图式:个体在认识周围世界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独特的认知结构,叫作图式。
例如:小孩第一次看见鸟,于是他在脑中形成了“有两只翅膀,可以飞的,就是鸟"的概念,这就是图式。
(2)同化:个体把新的刺激整合到原有的图式中,使原有图式丰富和扩大的过程。
例如:当小孩认识鸟之后,他再看见”鹰“”鸽子“,他就想到它们都是“有两只翅膀,可以飞的”,于是把这“鹰”“鸽子”归为鸟类,积累更多的鸟类,这就是同化。
(3)顺应:当个体不能利用原有图式接受和解释新刺激时,其认知结构发生改变来适应刺激的影响。
例如:有一天小孩看见了“飞机”,同样是“有两只翅膀,可以飞”,但它不是“鸟”,于是小孩开始改变自己对鸟的认识,来适应新的事物,这就是顺应。
(4)平衡:个体通过同化和顺应达到集体和环境的平衡,如果失去平衡,个体需要改变行为以重建平衡。
例如:在不断地识别鸟类之后,小孩发现“有两只翅膀,可以飞,带羽毛的动物”是“鸟”,但有一天当小孩认识了“企鹅”,它不会飞,但也是鸟,于是开始再次修正自己的图式,使自己更加丰富地认识鸟类,以适应各种环境和事物,这个过程就是平衡。
个体在平衡和不平衡的交替中不断建构和完善认知结构,实现认知发展。
所以,很多人说,感觉自己读书读得越多,越觉得自己无知的一个原因。
随着自己不断完善自己的认知,人才会成长,变得更加接近实物的真相。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