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这个问题之前,要先说一下什么是“命”?我们经常问别人,你信命吗?人有命吗?回答是肯定的。
命就是生命。
是人生中不以自己意志为转移的那一部分。
你来到世上,是经过自己的同意而来的吗?不是,那你为什么来到世上?这就是命。
因命得生,就是生命。
故,命是不可改变的,可以改变的都不是命。
我们平时所说的命,其实是“运”,生命的运转,就是命运。
命是先天的,运是后天的。
所以,运是可以改变的。
易经所说的“利见大人”,就是运,运气好了,就会有贵人相助。
我们曾过说过,不要相信命运,命运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
其实不是否认命的存在,还是说,不同出身不同性格的人,都可以有所作为,也就是说,人是可以凭借自己的主观努力改变运程。
但改变的运,而不是命。
所以,运又和时间空间相关联,而称为时运。
一个人暂时的不走运,可能是时机没到。
时机来了,就会兴旺发达,称为走时运。
所以,命运是人生中的一种客观存在。
而不是宿命论。
宿命论是为维护现有的社会秩序麻痹人们思想的观念。
其目的是为了让人们安于现状,不为生命中所遇到的不公平不合理去斗争去反抗。
对待命运,中国传统儒家的态度是,不怨天,不尤人。
乐天知命。
也就是说,人不要因为先天的条件比别人差而报怨。
要随时保持乐观的心态和进取的精神。
达则兼济天下,也就是运气好了,为世所用,为时所用,则造福天下百姓。
运气不好,没有施展抱负的机会,也要乐观向上。
修养自身,达到人格的完善。
孔子说:五十而知天命。
表达的是他自己对生命的感悟。
也反映了大体的生命规律。
他的原话是: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说的“十五志于学”,不是现在所说的启蒙教育。
而是“在明明德”的大学之道。
它指的是人格培养的开始。
孔子这段话说明,人格修养是终生的事业。
从十五开始,直到七十,才能达到至善之境。
孔子的现实是,很少人能活到七十以上的,人到七十古来稀。
也正因此,大多数人终其一生,都达不到人格完善之境。
而立,是人能自立于社会。
在修身上,表现在正确人生观的建立。
不惑是在正确的人生观之上,不断巩固的阶段。
知天命,是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转化的过程。
知天命的外在表现,就是不怨天,不尤人。
人生达此境界就可霍然开朗,洞达明悉了。
通俗的说,就是活明白了。
这个阶段就是陶渊明说的,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不卑不亢,不埋怨父母,不羡慕别人。
在知天命之上,还有更高的境界。
人到六十之时,就达到耳顺之境。
耳顺之意是说,听到任何不同的意见,都不会觉得不舒服。
这是在生命的洞达之后产生的一种包容心态。
有容乃大,无欲则刚。
这个境界是对不同于自身的生命体验的理解与尊重,霍达与包容。
在耳顺之后,到七十的时候,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人生至善之境。
所谓的“矩”,就是规矩,规矩的建立,是经验的总结,是有益于人生,趋利避害的。
人生到此境界,无论怎样随心所欲,都在规矩之内,都是有益的。
这是人生至善之境。
孔子总结的这个人生修养的过程,其核心内容在于天命,它说明人生要达到至善之境,要把各人的先天条件和后天条件全部看透,之后才能洞达明悉,才能止于至善。
孔子的这个修养过程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并不容易。
现实中五十依然糊涂,七十还活不明白的人比比皆是。
可见,圣人之言,看似简单,要做到,没那么容易。
这是一个好问题。
孔老夫子“满口之乎者也”,他说的许多话我们大都听不懂,好在几千年来一批一批的大神们不断地阐释,我们大约摸也明白了一二。
可就是这个“知天命”,他老人家没讲清楚,他的弟子三千多人,居然没一个人敢站出来,请老师回答。
既然木有老先生的直接回答,他的学生以及学生的学生,一代代都学会了不懂装懂。
尽管不知道孔子曰的啥,不知道天命究竟是谁的命,但依然摇头晃脑的自欺欺人。
那这就好玩啦,既然都不知道,我们就可以随便瞎说啦!01语出《论语》《论语·为政篇》:“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矩。
啥意思哪?孔子是说啊,我十五岁时开始立下志愿,开始刻苦学习。
有意思啦吧,你十五岁之前都干嘛去啦?你不知道“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吗?哦,当然啦,这都是以后您的弟子们鼓捣的事,与你无关啦。
看看现在的孩子,没上幼儿园就认识许多的字,个别的孩子幼儿园一毕业就认识三千多字,比你的弟子人数还多。
你如果也这么早就刻苦,是不是就更了得啦?!话说回来,您是不是觉得没必要这么早就如此辛苦的去学习,到了十五岁立志也不晚哪?三十岁能自立于世,是说已经毕业啦,学有所成,能够立身、立业、立家啦。
四十岁时明白了社会、自己、责任,经历了许多事情,有了相当的阅历,已经有自己的判断力了,遇到事情就不会再迷惑啦。
五十岁时懂得天命。
六十岁已经看透了人生、生命、名利,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清楚理解听到的话。
到了七十岁能够顺其自然、随遇而安,顺着心愿做事,而不会超越社会所认同的所有规矩。
有意思啊,不是想干嘛干嘛,而是无论干嘛,都遵守规矩啦。
我们时时在感慨,坏人变老啦,马路上跌倒没人敢扶啦。
孔老夫子在今天跌倒的话,是叫人扶哪还是不叫人扶哪?这些我们大多都似懂非懂,但还是懂点。
就是这个“知天命”不知道老先生到底想曰啥。
02五十而知天命知天命的意思是说懂得天命,这似乎木有异议,而天命究竟指的啥哪?为此,我也查阅了一些资料,有人说这多指学有所成。
这个恐怕不行,三十而立啦,五十才学成,如果是出出书赚点稿费还行,若是找工作就有点晚了吧,都到了退休的年龄啦。
有人说是指“知道了命运轨迹、人生定位、未竟责任”,这个似乎是靠谱些。
因为到了这个年纪,应该知道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啦,不能再像以前一样似没头的苍蝇到处瞎撞,今天搞实体,明天搞虚拟。
就是说不能再瞎忙,应给自己一个明确定位,看看那些需要尽到的责任和义务还没有完成,抓紧时间去办理。
也有人说“知天命”不是听天由命、无所作为,而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努力作为但不企求结果,只问耕耘,不问收获。
这个解释很好,因为经过几十年的经历,知道了不是努力就有好的结果,但不努力一定不会有好结果。
成功需要多种因素,多种条件,有一点出现问题,就可能前功尽弃。
但这不是说把自己的未来交给命运,靠天吃饭,而是明白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成功。
03现在我们习惯说三十岁是而立之年,五十岁是天命之年等等。
你这么说别人一般会知道你多大啦,这也没啥问题。
现在比较有意思的是,许多的人把孔老夫子的人生轨迹拿来感慨自己的人生。
孔子是谁啊?不能说两千年出一个吧,起码是五百年出一个的圣人。
不是据此就可以说,我们不能与他比较,而是不能根据他的人生轨迹来设计我们的人生。
我们一个普通人应该有我们自己作为普通人的人生规划,人生目标。
三十而立,如何立哪?就今天的学制,读博士也该毕业啦。
用孔子的话说人到了三十岁没有名气也就不可怕了,也就是说这人也没多少戏啦。
几人读博士,几人在这个时候能有名气哪?(当然网红不算,但不包括自媒体创作者哈)立业不好说,但成家还是必须的。
不能总叫父母逼着催婚,这个是个大问题,是该引起重视。
既然读过书,就算孔老先生的弟子,这个就该学习老先生,听老先生的话,早早把婚结啦。
五十岁知天命,这个老先生之所以不解释清楚,或许是因为说了也没人听,听了也不会有人信。
是不是这样?只有自己到了这个年纪才明白,不说也明白,只不过明白了也就晚了。
正因为明白了就晚啦,才会真的明白。
“老牛自知夕阳短,不待扬鞭自奋蹄”,或许是说的这个道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