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观历史,中国画有许多画家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不同的艺术风格,这些艺术风格其作品的艺术语言和审美特征是我们学习和借鉴的榜样。
例如黄宾虹的厚润、李可染的苍雄、傅抱石的潇洒、潘天寿的老辣等等。
画家在不同阶段的创作有着不同的审美追求。
所谓艺术风格其实就是画家创造个性与艺术作品的语言之间那种情境交互作用所呈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整体性艺术的特色。
风格是画家成熟的标志。
艺术风格是画家精神特性的印记,它体现在画家作品中与某些艺术因素的全部创作的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话又说回来,并不是每一个画家都具有自己的艺术风格,只有那些刻苦探索、独辟蹊径、勇于创新的画家,才有可能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
如齐白石的红花墨叶风格是画家衰年变法的结果。
齐白石的绘画师法徐渭、朱耷、石涛、吴昌硕等,形成独特的大写意国画风格,开红花墨叶一派。
画家以其纯朴的民间艺术风格与传统的文人画风相融合,达到了中国现代花鸟画最高峰。
艺术作品的风格是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其作品中所展现出来的总体思想倾向和艺术特色,都集中的体现出了画家在主题的提炼、题材的选择、形象的塑造、体裁的驾驭、艺术语言和艺术手法的运用等方面。
又如石涛的画法具有奇险古朴又蕴藏着沉郁苍劲,奔放之中又不失细腻自然。
在清代初期的画家多以抄袭前人的作品因循守旧不敢创造为主,然而石涛却不一样他勇然提出"我的精神"作为艺术的论断,强调艺术家必须重视自己的创作个性。
尔后才有了他画出黄山烟云、南国水乡等作品,独树一帜终成一家。
画家只有深入生活,并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不断尝试、探索、思考,坚守心灵之自由和独立的创造精神,立意传承又善于吸纳新知,在深厚的文化意蕴中体验生活,才会生发出多种多样的表现手法,进而形成属于自己的创作风格。
那么我们又如何形成自己的绘画风格和特色呢!一般而言,我们作为艺术的创作者在学习的过程中必须经历一个吸收前人的艺术经验的过程和结合自己的个性以及生活体验来创造自己的艺术风格,正所谓是继承与独创矛盾体系如何转化的问题。
一旦你的风格形成就会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相对的稳定。
有的艺术家在生活中和艺术领域里善于不断探索不断开拓这就必须要求我们有一种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
艺术风格的形成此外在艺术体裁和材料等方面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样的题材用工笔,写意,重彩等不同的表现方式是不一样的。
总之,画家艺术风格的形成是多样的包括艺术家的气质、性格、修养、人生经验、艺术追求等等。
然而又是艺术题材、体裁语言、材料、方法等元素的综合体。
艺术风格需要具备的因素有很多我们不能盲目地去模仿人家的艺术风格,正如齐白石所说的,学我者深,似我者亡。
就是这个道理。
风格的形成观点和心法在于我法,不应听旁人所言而定论,做自己就好了,喜欢的东西就多练习多创作多思考多比较深思熟虑,看你怎么画?怎么舒服就怎么画好了。
艺术家的创作个性是长期实践中形成的,都是自己生活的个性。
综上所述,一个画家要形成个人的艺术风格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画家鲜明的艺术风格蕴含着他们对于现实生活所独到的见解和深刻的感受。
画家在创作的过程中要有求真务实的思想,画家在传承中广泛涉猎但要做到独辟蹊径,有胆识和目标兼备才能画出属于自己的风格和个性来。
学国画,要画出属于自己的画风很难,不容易!国画自古以来名家辈出,各个流派精品存世甚多,光是学习学似其中一家面貌已不简单,所以老一辈画家才有告诫要学习前人画家的精粹,要认真的下功夫打进去,认真与古人交流品悟,力求得其堂奥,关键是还讲了打进去容易,打出来更难,能打入去,再打回来,即学习掌握好前人技法,熟习之后再感悟吸收转为己有,再去创造自己的面貌,即形成属于自己的画风和色调,无几十年刻苦钻研浸淫墨池笔冢中,那得有自己面貌画风?很多成名的画家书家都无非是学得前人技法,入木三分小有成就就已成名,也并未敢自称具有自己的面貌呢?我的感觉真的是:学海无涯,唯勤是岸。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