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老话,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和门前不栽竹,这两句农村老话有矛盾吗?我们生活在农村里确实也听过一些老话,但是我们也会发现,甚至有的老话是自相矛盾的。
比如俗语说好马不吃回头草,俗语又说浪子回头金不换。
那么就不可避免要做一个选择了。
宁可食无肉,不了居无竹和门前不栽竹这两句俗语就是这样的,那么它们分别是什么意思呢?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一起。
这句话的来源于苏轼《于潜僧绿筠轩》,苏轼很喜欢竹子,不仅因为它是岁寒四君子,象征着美好的品质,还因为它把竹子当成了朋友,对居住的环境的高要求,竹代表着超凡脱俗,清新高雅。
门前不栽竹这个意思也很好理解,就是在大门前或者房屋前不栽竹子。
这其实考虑到了它的现实居住环境的问题。
如果门前栽了竹子,因为竹子比较高大,一年四季常青,肯定会遮挡太阳光照,导致了室内光照比较少,湿气自然就比较重了。
其次竹子如果稠密了,可能会招引蛇鼠之类的东西,会影响居住人员的安全。
因此是充分考虑了现实安全因素的。
当然抛开这些俗语不说,我们如果想要美化环境,那么选择栽竹子是一种很好的选择,因为它可以一年常绿,带来美的享受。
如果你心情不好,看到这些竹子,自然就会帮助你调节自己的情绪如果不栽竹子,出于安全考虑,也是合适的,还有其它的一些树种可以选择,一些果树就是不错的选择,像桃树,桔子树,柿树等等,不仅可以在花期欣赏,果实期也可以有一份收获,一举双得。
以上就是我对这两句老话的理解,纯属个人观点,如果你有不同的想法,欢迎大家留言分享,我是小李,想了解更多的农业种植知识,欢迎关注我小李带你走进农村生活,体验种植乐趣。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出自北宋文豪苏轼的《于潜僧绿筠轩》,是说宁可吃饭的时候没有肉食,也不可居住的地方没有竹子。
这句话通过赞扬竹子的高雅风骨,体现了苏轼不流俗的文人气质。
竹子作为四君子之一,历来受到文人墨客的推崇。
从外形来看,竹子空心,象征谦虚,生而有节,被视为气节的象征,“未曾出土先有节、纵使凌云仍虚心”是诗人对它的赞美,向来有“君子比德与竹”的美誉,汉代苏武牧羊时所持的汉节,就是竹子所制成。
从生长来看,竹子对生存条件要求不高,就连岩石缝隙中都能生长,它生命力旺盛,小小的一丛几年以后就能蔓延成一大片,而且四季常青,是坚强不屈的精神的象征,被郑板桥赞为“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正是由于竹子的这些品格,受到人们的推崇,许多人以竹子自比,还喜欢在居所周围种上竹子。
“门前不栽竹”的老话,则来自民间,是凝聚着人们生活智慧的经验总结。
竹子要是栽种在门前,会给屋主带来困扰。
一是竹子生命力旺盛,生长速度快,栽种在门前很快就会长成高大茂密的一片,影响房屋正常的采光,使房屋阴暗不透风,增加房间的潮湿度,影响居住舒适度。
二是竹子根系发达,在地底下不断的向四周和深处蔓延,吸取水分和养分,影响其他植被的生长,甚至会危害房屋地基,影响房屋的稳固性。
三是竹林稠密旺盛、落叶堆积,会吸引蚊虫鼠蚁在其中安家落户,给屋主带来麻烦,甚至会危害到居住人员的健康和安全。
这两句话前者说居住的地方一定要有竹子,后者却说门前不可栽竹,表面看来,似乎自相矛盾,但实际上,两者并不矛盾。
从实际居住来说。
“不可居无竹”是说居所附近要有竹子,但不一定局限于门前,可以在周边栽种竹子,就不会有“门前栽竹”的苦恼了。
现在农村,我们也常常会看到一些人家会将竹子栽种在房屋两侧和后面,并圈出一片土地专门打理,这样既能避免麻烦,还能让房屋周围四季常青,带来美的享受。
从这两句话的本意来说, “不可居无竹”,属于借物咏志,通过对竹子的赞扬,来表达作者对高尚品德的向往和追求;“门前不栽竹”则是从根据竹子生长属性所总结出来的生活经验。
这两者,一个谈精神追求,一个说物质建设,两者侧重点不同,自然不相矛盾。
有书君语:一直倡导终生学习的有书君今天给大家送福利了啦。
2019年最值的读的52本高分畅销好书,免费领取。
从认知思维、情感故事、工具方法,人文社科,多维度承包你一整年的阅读计划。
活动参与方式:私信回复“福利”或点击阅读原文即可免费领取。
限时福利,先到先得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