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钢法

灌钢法,第1张

灌钢法 古人所说的“熟铁”到底是什么? 中国古代的灌钢法比百炼钢还要厉害吗?为什么?

古代人所说的熟铁和现在的熟铁概念不大一样,泛指杂质较多、质地较软的钢铁或钢铁合金,和现在以碳含量加以区分的生铁、熟铁有区别。

而古代的钢,其实也是指经过加工后机械性能更好的钢铁,并没有像现在这样有严格标准区分的钢与铁。

百炼钢和灌钢法相比首先要明白它们的原理。

所谓百炼钢,就是将熟铁反复加热锻打,以去除杂质和调节碳含量,使其成为碳含量适当的钢材,这种钢材机械性能好,可以用于制作兵器。

因为需要反复锻打,所以又叫百炼钢。

当然百炼并非是真的要一百次,根据材质自身的好坏,炼制次数区别也是很大的,在古代,通常会把炼的次数铭刻在刀上,像三国制刀名匠蒲元所造的刀上都有七十二炼的字样。

百炼钢的制作方法比较繁琐,制作出好的钢材费时较长,因此这个时期制作一把好兵器是非常耗费时间的事。

而且这种方法大量的铁在加热锻打时会反应变成氧化铁,变成渣子掉落,所以损耗也大。

灌钢法的雏形大约出现在东汉末年,不过直到南北朝时冶金家綦毋怀文才得以完善并逐步推广,据记载:怀文造宿铁刀,其法,烧生铁精以重柔铤,数宿则成刚。

以柔铁为刀脊,浴以五牲之溺,淬以五牲之脂,斩甲过三十札。

今襄国冶家所铸宿柔铤,是其遗法,作刀犹甚快利,但不能顿截三十札也。

从这里可以看出,灌钢法就是把优质生铁烧成液态后浇注在熟铁上,使得两者互相渗透,去除杂质,均衡两者含碳量而成为钢。

灌钢法和百炼钢相比,方法简便,节省工时,去除杂质更彻底,原料损耗少,而且不仅熟铁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加碳可以变成钢,生铁也能通过脱碳而变成钢,等于增加了钢产量,优点非常明显,所以在灌钢法成熟以后迅速取代了百炼钢,成为中国古代重要的炼钢方法。

美丽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各不相同。

自己提问自己回答,你为何如此优秀,我都想盘你了!嘻嘻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20145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26
下一篇 2022-10-2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