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刚当兵那会也一直都有这个疑问,为啥上有连长副连长,下有班长副班长,怎么就没有副排长一职呢?其实,这得从军队的编制说起。
众所周知,军队编制通常是"三三制",三个班编成一个排,三个排为一个连。
连一级单位作为军队最基层的行政和作战单位,再往下的排只能称之为"战术分队",没有行政权。
简单说就是,排长已经是最初级的军官,没有必要再设置更初级的副排长占用干部编制。
再就是,现在的军校学员毕业后就是中尉,享受的是副连职待遇,职务是排长。
以前的少尉毕业后虽然也是排长,但享受的是正排职待遇。
实际上,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军曾有副排长,授准尉军衔。
但这个副排长没有任何行政职务,主要职责是协助排长做好排里工作。
在排长不在位时,代替排长履行职责。
关键是担任副排长的都是士官,也就是那时的志愿兵。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普遍存在超期服役的情况,很多优秀的技术骨干,苦于转志愿兵名额少,又提不了干,只能超期服役,有一部分超期服役的老兵就被授予副排长的职务。
但据我所知,现在基层连队中的司务长仍然享受的是副排职待遇,也就是岗位补贴。
但官方的叫法不是副排职,而是岗位补贴。
之所以称之为副排职待遇,原因之一就是司务长的岗位补贴高于班长,但又低于排长。
其实,很多连队都存在有威望有能力的士官代理排长的职务。
但这个代理排长的命令很难下,所以享受不到代理排长的岗位补贴。
排长少尉,副排长军衔准尉。
班长上士,副班长中士,组(伍)长下士。
新兵列兵。
一年兵二等兵,二年兵一等兵,三年兵上等兵。
义务兵役制为三年。
超役兵第四年特等兵,第五年下士,第六年中士,第七年上士。
超七年转军士(志愿兵)。
八,九,十年为军士,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年为军士长。
十五,十六,十七,十八高级军士,十九,二十,二十一,二十二高级军士长。
二十三,二十四,二十五,二十六,二十七年特级军士,二十八,二十九,三十,三十一,三十二年特级军士长。
三十三至四十二年荣誉军士长。
四十二年后离休。
军士享受排级待遇,军士长享受连级待遇,高级军士享受营级待遇,高级军士长享受团级待遇,特级军士享受副旅级待遇,特级军士长享受正旅级待遇。
荣誉军士长享受师级待遇。
军衔,尉级共五级,少尉往上是中尉,上尉,大尉。
校级共四级, 少校,中校,上校,大校。
将军级共五级,准将,少将,中将,上将,大将。
帅级共六级,兵种主帅,兵种元帅,军种元帅,陆海空军元帅,国家元帅,国家武装大元帅。
(有的未授未执行,要等国家遇到战争时根据需要来授于)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