鹡,第1张

鹡 古代的平仄和今天的平仄有什么不同?

谢邀。

古代的平仄和今天的平仄有什么不同?平仄是汉字的声调划分。

平仄是对四声的不完全归纳魏晋时期,曹植创造了“梵呗”,汉字的声调发音研究发端。

随后佛学的广为传播,让声韵学飞速发展,出现了很多韵书和研究者。

如周頤《四声切韵》,沈约《四声谱》、王斌《四声论》,以及其后的张谅《四声韵林》,刘善经《四声指归》、夏候詠《四声韵林》。

这些研究者们虽然各有侧重,但是将汉字读音划分为四声可以说是共同的认知。

这个时期汉字的四声为“平,上,去,入”。

初唐格律诗开始出现,但是唐朝宰相许敬宗发现四声标注相对于格律诗来说还是复杂,于是在武则天钦定下主持编制了一部声韵书。

这本书针对格律诗把四声中的“平”和“上去入”声分为平仄两部分。

这就是我们今天的平仄来源,也是南宋末年刘渊《平水韵》的底子。

所以平仄的概念是在四声上进行简化,方便理清格律规则的情况下产生的。

“平”指平直,“仄”指曲折。

平声中,平直不变的称为“阴平”,缓慢上扬的称为“阳平”。

除了平声,其余三种声调有高低的变化,故统称为仄声。

明朝释真空的《玉钥匙歌诀》曰:平声平道莫低昂,上声高呼猛烈强,去声分明哀远道,入声短促急收藏。

简单来说,发音不平顺的就是仄。

普通话平仄划分汉语拼音中,音调为四声,一,二,三,四声,对应的平仄呢,一声为阴平,二声为阳平。

三声和四声都是仄声。

这样,所有的汉字根据这四声调都可以划入平音和仄音。

这是普通话。

举例:“飞、肥、匪、废”。

“飞”、“肥”为平声,“匪”、“废”为仄声。

如“踏遍青山人未老”,平仄就是“仄仄平平平仄仄”。

这句诗明显就比我们正常说话音律清晰,节奏感要强,正是因为这是一个遵守平仄关系的标准律句。

我们说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可以按照这个规则划出平仄来,但是意义并不大。

为什么普通话还要进行平仄划分呢?最主要的功用还是进行格律诗创作。

古今平仄的不同而古汉语的平仄划分和普通话是有区别的, 古时候的四声为“平,上,去,入”。

而在平仄规律中,阴平、阳平是平声,上、入、去统统划入仄声。

平声对应普通话的一二声,“飞、肥”的音调,和现在是一样的。

“上”就是普通话的第三声,“匪”的音调。

“去”就是第四声,“废”的音调。

那么“入”声字去哪儿了呢?现代汉语普通话中,入声字已经消失了,发音“一,二,三,四”声都有。

这个也就是平仄的难点所在了,在鉴赏古诗的时候,如果发现该发仄音的时候却是现代的平音字,就要去查一下这个字古时候的发音,是不是属于入声字。

比如“一入江湖岁月摧”,按普通话发音来划平仄的话是“平仄平平仄仄平”,但在古诗中却是“仄仄平平仄仄平”。

有朋友会有疑问,为什么“一”字发第二声,却是仄音?因为“一”是入声字,就是以仄音入韵。

而我们根据四声韵来进行划分的话,“一入江湖岁月摧”的四声其实应该是“入入平平入去平”,相对来说,“仄仄平平仄仄平”是不是更简单、更容易让人找出发音之间的对应和抑扬顿挫呢?这是一个典型的仄起平收的律句。

平仄是在四声基础上,用不完全归纳法归纳出来的,平指平直,仄指曲折。

而平仄格律是一套帮助我们创作近体诗的音律工具,我们不写近体诗,可以不用理会,但是我们如果要赏析和创作近体格律诗,是无论如何要学习的。

一家之言,欢迎指正评论。

喜欢请点赞并关注,谢谢。

“清明时节雨纷纷”,李白诗句。

若按照《新韵》: 平平平平仄平平,孤仄。

而按照《平水韵》:平平平仄仄平平,就协调了。

这个“节”在古音中为入声,属仄声。

既然作格律诗,应当用《平水韵》,否则就不是格律诗。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20272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26
下一篇 2022-10-2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