蛮王孟获呀,七擒七纵其实就是为了稳定南方以便北伐,南方不稳经常骚扰蜀国南部边境,会造成大量分兵防守,不利于集中力量进行北伐魏国,而七擒七纵的目的是要南蛮心服口服,虽说费力但是却也是永久之策,如若不然杀了一个孟获还有千千万万个孟获之类的人,蛮人好斗。
故孔明选择七擒七纵。
七擒七纵的是孟获,公元225年,三国时蜀国丞相诸葛亮为维护国家统一(安定蜀国后方,为北伐做准备),出兵南中,将当地部落首领孟获捉住七次,然后放了七次,使他真正归心,从此稳固了蜀国后方。
事情的背景起源于223年,益州郡豪强雍闿趁蜀汉昭烈帝刘备与东吴夷陵之战大败之际,加之刘备病逝于白帝城,率军叛变,攻打太守府,杀死太守正昂,而后又绑架新任太守张裔到东吴,举兵号召南中四郡反叛蜀汉。
与之同时,当地部落越巂首领高定杀死太守龚禄,自封为王,与牂柯太守朱褒响应雍闿的叛变。
整个南方岌岌可危,只有永昌郡在功曹吕凯、府丞王伉带领全城百姓殊死抵抗,才没有被雍闿叛军攻陷。
雍闿反叛后希望南中的少数民族的支持,但各部落族首领都不服从雍闿。
于是雍闿便招揽孟获,彼时孟获是南中地区名士,有很高的威望,便让他游说各部族首领,孟获设计使当地土著相信蜀汉政权故意压迫他们,遂起兵反抗。
此时刘备刚刚去世,蜀汉丞相诸葛亮为国家稳定计,决定暂不讨伐,一方面安抚国内民众,积蓄粮食,与东吴修好,另一方面命李严给雍闿写信阐明要害。
终于在225年3月,诸葛亮决定亲自率军平叛,并接受马谡提出的“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的战略,兵分三路,诸葛亮亲率主力大军,作为西路,到达南中后数战皆胜,然后与其他两路大军汇合,准备迎战孟获。
5月与孟获军战,俘获孟获,但孟获不服,加之诸葛亮心在北方,决意使孟获真心投降,彻底解决南方叛乱问题,于是便将孟获放走再战。
如是七擒七纵,终于使孟获及其他部落首领彻底信服,最终解决南方叛乱问题,也留下了一段佳话。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