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发现了美洲大陆

谁发现了美洲大陆,第1张

发现美洲大陆 美洲大陆是谁发现的?有什么依据?

1万年前人类到达美洲大陆最南端,这时候,美洲大陆是黄种人发现的1000年前维京人到达美洲大陆北部,这时候,美洲大陆是北欧海盗发现的600年前哥伦布到达美洲大陆北部,这时候,美洲大陆是西班牙人发现的全球史观、东方史观、西方史观,我们用哪个史观看,就会有不同的历史结论

关于美洲大陆的发现者,世人普遍认为是意大利探险家克里斯汀哥伦布,但是遍北美岩石上的古代甲骨文篆刻可能会重新改写历史,因为这些被证实属于中国古代篆刻的象形文字很可能表明古代中国人比欧洲人更早到达美洲大陆。

发现这个现象并且提出观点的这个美国人叫JohnRuskamp(后简称约翰),他是一位来自伊利诺伊州的退休化学家。

约翰在位于新墨西哥的彼得罗格利夫国家纪念碑散步时发现了这些不同寻常的篆刻。

他表示这些篆刻显示古代亚洲人大约在公元前1300年出现在美洲大陆上,这比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整整提前了将近2800年。

关于这些篆刻的真伪,约翰说:“这些古中国文字不可能是假的,因为这些岩石上的篆刻非常古老。

并且,这项科学研究的发现可以证实早在2500年前,古代中国人就发现了美洲大陆,并且与当时生活在美洲大陆上的土著有相当积极的往来。

他们是在远征,而不是迁徙定居。

”约翰并不是一个声言中国人是第一个发现美洲大陆的人。

已退休的美军潜艇中尉指挥官GavinMenzies说曾经有一支中国舰队在1421年出驶过北美,这比哥伦布的远征早了70年。

其实,关于古代中国人是否真的曾经在新世界出现过这一观点甚至更进一步,印第安纳人很有可能是华裔,史学家一直有争议。

关键的问题在于缺少考古证据。

约翰的这个发现,显然提供了较为有利的证据,这项学术发现也得到了美国一些学术届同仁的响应。

他为此专门写了一本书和一篇论文,目前正在审核中。

约翰认为古代中国人与美洲土著人的交流非常深远,并且截止目前为止已有84处象形文字被发现。

它们分布美洲的不同角落,例如新墨西哥,加利佛尼亚,犹他,内华达等地。

在犹他州发现的象形文字诞生时间大约是公元前1300年的甲骨时代;在亚利桑那州国家森林公园发现的象形文字大约是刻于公元前500年。

帮助约翰将发现的象形文字进行鉴定的教授是来自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DavidKeightley博士。

他对中国古文字研究一直颇有建树,他认为在彼得罗格利夫国家纪念碑发现的文字很有可能是中国商代末期文字。

约翰和大卫对这些象形文字的意义进行了研究,得出的结论认为是为了记录商代第三代皇帝Dajia的一次宗教祭祀活动,并且这很有可能是一场狗祭。

献犬大甲庚卩(jie)(在彼得罗格利夫国家纪念碑)而在亚利桑那州发现的象形文字主要表达的意思是:回。

(以下三幅图包括注解都是是从约翰的论文里直接摘录下来的,私以为标注和英文解释上稍微有些牵强,甚至可能有错误的情况,请各位看官见谅)图一的意思 十年分离,终于一起。

隐 互 旬 纠 together left 10 yearstogether第二:确认旅程完成,回家。

齿 歌 回 朝 talking about thecity of song, returning to the city of theSun 第三:旅程完成,一起 寅虎回纠 In year of Tiger, returntogether.并且,这不光光是考古,这些文字很有可能与文学联系在一起,以诗经为例,很有可能是押韵的。

隐与寅押韵纠与纠押韵旬与回押韵互与虎押韵三幅图与解析的文字全部联系在一起,大概的意识便是:一晃我们同行至此已经十年,这趟远行也总算完成了,现在让我们没事儿聊聊宋都,稍带点儿伴手礼,就在虎年踏上回家的路吧。

当年远赴北美的中原人,言语不通,无亲无故,终于能够踏上回家的路,想想都觉得心酸。

几幅图里,最多的文字便是‘回’了。

下面让我们来联系一下史实。

在亚利桑那州发现的象形文字成字大约是公元前五百年左右,那就是春秋时期。

春秋时期里有一部书特别有名,《左传》。

于是,有观点根据《左传》僖公十六年的文段:“春,隕石于宋五,隕星也,六鷁退飛,過宋都,風也”认为里面提到的‘六鷁退飛’很有可能是在美的殷人带回了六只原产北美洲的蜂鸟到中原。

乍看之下解释很通,因为蜂鸟是唯一能退着飞的鸟,跟“退飛”很和嘛。

不过问题是这样的,首先春日风大,蜂鸟体态较小,退飞也不见得有人能细致观察到;其次若是带回的蜂鸟,定是养在金丝笼中,不见得会拿出来当街示众。

所以这‘六鷁退飛’最简单的解释其实就是“风实在太大了,天上飞的所有鸟全都飞不动或者被飞吹得只能退着跑啦”关于中原人如何会去到北美洲,比较主流的参考史实是牧野之战。

也就是公元前1066年,周武王讨伐纣王,纣王落败,自焚而死,但当时殷军统帅悠侯喜在条的主力军十万人及各方余部十五万人全部失踪,下落不明。

这是殷商历史的遗案,遂有观点认为当时这些余部是逃难乘船去往了北美洲。

先不去计较考量当时殷人的造船航海技术,若真如此,那印第安纳文明或与殷商文明或应有传承相似之处。

据了解,在奥尔梅克遗址拉文塔的祭祀中心地下曾出土六块玉圭板,圭板上刻有类似商殷甲骨文和金文的字迹。

印第安人和华人在风俗习惯、建筑风格、饮食习惯甚至于日常称呼方面有许多惊似之处,例如智利等地的印第安人称小孩子为“娃娃”;墨西哥印第安人称“你、我、他”为“宁、内、依”,称“河流”为“河”;哥伦比亚印第安人把船称为“赛舨”(chamban),而中国南方一些地方的人至今仍将一种轻巧的木质小船称为舢板;秘鲁历史上著名的抵抗西方殖民者入侵的印第安人领袖图帕克·阿马鲁有一个中国名字—阿龙,甚至于现在秘鲁和玻利维亚境内的印第安部落日常饮食中还有一种像藏族同胞吃的青稞面的食品,而阿拉斯加的因纽特那留着垂髻的男孩,与华北小儿毫无不同。

也有学者出书,认为山海经里的那些动物,好多都是美洲的。

我们的祖先不但去了美洲并且还返回回中原,编绘称了《山海经》。

1983年,北京大学邹衡教授赴美洲讲学。

他说:有一次应邀参加一年一度的印第安人节日晚会。

会上,邂逅一位印第安人,他亲切地对邹教授说,他的祖先是殷人。

邹很奇怪,问他为什么不说是汉人或唐人,而单说是殷人?他回答:“我们是世代相传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20446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26
下一篇 2022-10-2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