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水和面粉做出来的 比例自己掌握 不稠不稀
装裱工序中有一个步骤是装裱者首先要掌握的,也是装裱中最关键的环节之一,这就是打浆糊。
浆糊的制作在装裱过程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作为必不可少的粘合剂可以讲几乎每一道工序都离不开它。
明人周嘉胄《装潢志》讲“墨以胶成,裱以糊就。
”正是因为如此,浆糊对于装裱质量,尤其是对于平整与否,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古人早就认识到浆糊的重要性,自唐.张彦远提出“凡煮糊必去筋”的主张之后,历代志士均在不断的探索新经验,其中除了防虫、防霉之外,主要的就是使裱件“用之平贴不瓦”另外,古人有“良工用糊如水”一说。
其实质是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宁稀勿稠。
并非是越稀越好,否则会走到另一个极端,造成裱件粘合不牢。
煮浆糊的方法有很多种,因地区和个人习惯而异。
常用的制作方法有“水冲法”、“明火加温法”,“隔水煮法”等。
这里介绍“水冲法”制浆:1、过筛:小麦精粉500克,用60目细箩筛过后放在粗制的带釉陶缸或陶盆里,小号陶缸即可,不要太大,淀粉越多越难煮。
加入5克左右的明矾。
2、打浆头:在陶缸加入45度左右的水,一定要慢慢加,加到刚刚能把淀粉溶开即可,然后按照3-5度递增的顺序逐渐一点点加水,切忌一次加入太多。
加水的同时用浆棒按一个方向打浆。
刚加水的时候速度要慢一点,逐渐加快。
加水的多少要靠经验,直至面粉成团状。
3、熟化:用电水壶烧一壶足够多的开水(不可煮到一半没开水了),水一定要沸腾状态,用浆棒快速搅动(注意是快速,而且中间不要停顿),并慢慢(注意是慢慢)往里面加滚水,当加到浆糊透明时即可停止加滚水,其实这时候淀粉会突然糊化变得搅拌困难,继续捶捣搅拌5分钟,一定要用力,并且注意底部和桶壁不要残留生淀粉。
熟化的过程要控制在10-15分钟左右。
打好后将浆棒上的浆糊以及缸壁内外侧清理干净并将缸内的浆糊整理平整。
5、养浆:沿着缸壁缓缓注入清水(可用手覆盖浆面缓缓流入),清水多些不怕,起码要没过浆糊最高点,最好用流水不断注入。
二、三天后的浆糊即可使用,为了防腐,一般每天更换上面的清水两次。
6、化浆水:取浆料适量放入盆中,用凉水缓慢少量加入,用浆棒由慢到快逐渐搅拌,根据需要调至适当的稠稀即可使用。
善于装裱修复书画的艺人都要学会自己制作浆糊,在裱画的不同层次,不同阶段加以合理使用,扬长避短,取得更好的装裱效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