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的“齐谐”和《列子》中的“夷坚”,应该都是人的名字。
如果只从“人”这个角度来说,他们确实是同一种“东西”,至于是否指的同一个人,可能是也可能不是。
齐谐和夷坚,是庄子和列子所著书中提到的人物,在提到这两个人的时候,讲的都是传说、神话,类似于现在的,“我听xx说……”,以此来增加自己所讲故事的真实度。
而且,庄子、列子都属于先秦人物,遗留下来的典籍也是后人整理,增添删改不可避免,尤其是这种志怪类故事,讲的都是荒诞离奇、不可思议的事情,这两个人也许是庄子和列子杜撰出来的,也许是后来的整理者添加,也有可能是真有这两个人,但是,写到书中的时候,肯定也是要么作古,要么就是不知所踪。
“借他人之口”,只是一种写作手法,蒲松龄还写狐仙鬼怪呢,难道人们还能真的去找聂小倩、宁采臣、燕赤霞……,或者去找讲故事的这个人?齐谐的出处齐谐者,志怪者也。
齐谐是《庄子·内篇·逍遥游》中记载的,一个擅于讲神仙鬼怪传说的人物。
有说,齐谐是本书,因为有志怪类典籍的说法,而这个志怪的叫法,却是来源于这篇《逍遥游》。
志怪类典籍流行于魏晋南北朝,如东晋干宝《搜神记》、葛洪的《神仙传》、陶潜的《后搜神记》等,东汉东方朔《神异经》、西汉郭宪作的《洞冥记》……也都算作志怪典籍。
但却并没有,例如《搜神记》者,志怪者也……这种说法,大多是“冰蚕志怪岂同条”“留诗非志怪”……这样的话。
而且先秦就有志怪类典籍的话,并不会只有《齐谐》这一篇。
所以,我认为齐谐人名,而非书名。
庄子,战国中期宋国蒙人,姓庄,名周,战国时期道家学派代表人物,庄学的创立者,与老子并称“老庄”。
代表作品《庄子》,《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都是其中的名篇。
传说,庄子隐居南华山,所以,唐玄宗诏封庄子为南华真人,其书《庄子》被奉为《南华真经》。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也。
这是《逍遥游》中的一段鲲鹏传说,讲的是一条可以变成大鸟的大鱼,而这个故事就是齐谐说的。
齐谐说: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夷坚的出处夷坚闻而志之。
在《列子•汤问》中,也有一段是描述鲲鹏的传说:终北之北有溟海者,天池也,有鱼焉。
其广数千里,其长称焉,其名为鲲。
有鸟焉,其名为鹏,翼若垂天之云,其体称焉。
世岂知有此物哉?大禹行而见之,伯益知而名之,夷坚闻而志之。
意思是:在极北的冥海,是天池,有一种叫作鲲的大鱼,还有一种叫做鹏的大鸟,大家都见过吗?大禹就见过,伯益知道后,给它们起的名字,夷坚听说了,就记载下来。
这段话中的“闻”,很清楚的告诉我们,夷坚就是个人。
列子,周朝郑国圃田人,东周道家学派代表人物,是介于老子与庄子之间,道家学派传承人物。
《列子》是后人整理为他整理的著作,被尊为“冲虚真人”。
大禹是谁,大家都知道尧舜禹,“三皇五帝”一类的人物;伯益,传说是黄帝后裔。
这两位都是名人,相信夷坚应该也是当时的名人,也许是讲故事的名人。
借助名人,增加自己文章份量和可信度,现在人还在使用这种写作方法。
总结清朝翰林院庶吉士出身的纪昀,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中写道:案史讫称山海经禹本纪,所有怪物,余不敢信,是其书本在汉以前,列子称大禹行而见之,伯益知而名之,夷坚闻而志之。
其言必有所受,特后人不免附益,又窜乱之,故往往悠谬太甚,且杂以秦汉之地名,分别观之可矣。
这段话就是想告诉人们,书中记载那些描述鬼怪的传说,也许是后人胡乱添加上去,随便看看就可以了,不用刨根问底。
一个传说,经过多人口耳传递,难免会有不同版本出现,即使内容迥异也不足为奇。
传说能够流传下来,传播、记载这个传说的人数,也不仅仅是少数几人就能够做到的。
齐谐与夷坚,这两个人,无论是作者杜撰,还是真实存在,对我们阅读理解先贤们的著作,都不构成阻碍,五千年历史源远流长,也遗留下来大量的历史古籍,良莠不齐、删改缺失都属于正常现象,也阻挡不了我们发掘学习,所以,无需再去纠结,齐谐与夷坚到底是不是同一个人。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庄子》的“齐谐”和《列子》的“夷坚”所指非一,“齐谐”是书名,而“夷坚”是人名,这个从原著文章里可以得之,如下:《庄子·逍遥游》曰“《齐谐》者,志怪者也。
《谐》之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去以六月息者也。
””《列子·汤问》曰“世岂知有此物哉?大禹行而见之,伯益知而名之,夷坚闻而志之。
”此二者的共同点在于,都对“鲲”和“鹏”这两种上古时代神奇和神秘大鱼大鸟的记载和记录。
《齐谐》作为志怪奇书,内容以记载神奇怪异的事和物为主,但今已荡遗无存。
“夷坚”作为一个人物,经《列子》中所述后,被人们认为是奇书《山海经》的作者,但今人推断,《山海经》成书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之力,乃是从战国中后期至汉初中叶,由楚国和巴蜀一带人所作而流传,直到西汉刘向、刘歆父子而成书。
试为解答,希望有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