泣怎么读

泣怎么读,第1张

泣怎么读 “寒蝉枯木,泣尽不回头”是什么意思?

有关“寒蝉抱枯木,泣尽不回头”的典故:秋天到了,一只乌鸦弄枯枝修补窝,并对蝉言:秋天一过,冬天就来了,赶快盖房子吧!蝉牙不离树汁,歪歪嘴角说:别急!别急!我还要续唱夏天的歌呢!想不到冬天很快来临,蝉冻的剩壳,少了声音,却不忘树的恩情。

蝉“忘乎所以”,只为食。

那“寒蝉抱枯木,泣尽不回头”该如何理解?其实,人生似蝉,虽“寒蝉抱枯木”、终身劳作,无非也是为了食。

但它能坚守一生“泣尽不回头”,也是一种“矢志不渝”的信念。

人生如蝉,饱食为念,谁的一生不是付出很多,结果呢“来也匆匆忙忙,去却空空荡荡”。

没有什么是你的,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付出为生,死而无憾!也许某些人认为蝉糊涂、太执着。

其实,我们的人生也是抱着“钱树”在摇晃,每天不停歇。

这道理大家都懂,最终不也走入了死胡同“难得糊涂”。

所以,不必要怪罪蝉守、蝉忠,相对于人来说,忠守是一种美德!(图片来源网络,违规即删)

蝉,是中国古代文人的"最爱";有不少描写蝉的诗词,,比如说唐代诗人虞世南的这一首最有名——"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最后两句,“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哪里是在写蝉;分明是诗人自己——蝉声远传,一般人往往以为是藉助于秋风的传送,诗人却别有会心,强调这是由于“居高”而自能致远。

这种独特的感受蕴含一个真理:立身品格高洁的人,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攀龙附凤。

"寒蝉";尽管"寒"但是仍然还是"蝉",高风亮节如同出水芙蓉,出污泥而不染;虽然抱的的"枯木",然而依旧是"泣尽不回头"大有"咬定青山不放松"之势。

松、竹、梅,被誉为"岁寒三友";荷花,不染风尘;蝉,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儒家思想熏陶下成长起来历代读书人,非常看重自己的"名节",换言之,"忠孝"是为人之本;而且"忠"永远都是排在第一位的。

"寒蝉抱枯木、泣尽不回头"是谁?是诸葛亮、是文天祥! 明明知道一己之力难以挽回颓势,仍然还是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21859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27
下一篇 2022-10-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