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术口诀

相术口诀,第1张

相术口诀 古代识人术“五短身材多富贵,长腿之人命多舛”,到底准不准?

先说这句话的出处,是出自于曾国藩《冰鉴.容貌》一文,原文为“五短多贵,两大不扬”。

所谓“两大”,就是指人的两条大长腿,“不扬”指的就是命运不佳。

我们经常会听到评价某一个人的身材,叫“五短身材”,在古代,评价女的五短身材是句好话,但换到男的身上,就是贬低居多了,而在现代已经彻底成了骂人的话,就说长得矮小,像《水浒传》里的矮脚虎王英就是这样的长相。

这“五短身材多富贵,长腿之人命多舛”,这句话准不准呢,我们看矮脚虎王英,一个小人,娶了貌美如花的一丈青扈三娘,这婚姻本就是梁山的利益捆绑,感情美不美是难说的,单就王英个人来看,也没见他富贵到哪去。

倒是我有听说过“长得矮的人,比长的高的人长命”的说法,这是因为心脏输血等医学技术问题,这就先不讨论了。

事实上,这句话只是从外表来判断某一个的命运,我个人认为是很片面的,五短身材的人富贵吗?自然是有的,可不富贵且一辈子命不好的也多得是,腿长的人就命运多舛吗?也自然是有,可发达富贵的也不在少数啊!所以这两句话所说的基本都是概率问题,是幸存者效应的情况,真要从面相相清楚一个人,还是曾国藩的四句相术口诀说得好:邪正看眼鼻,真假看嘴唇。

功名看气概,富贵看精神。

主意看指爪,风波看脚筋。

若要看条理,全在语言中。

五短和两大,其实都只是《冰鉴》中的一个章节而已,切不可断章取义,就可劲拿着这句话死命地薅,理论得结合实际,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识万种人,才好说对“相术”有所研究,曾国藩就是这样身体力行的人,而不是拿本相术就敢下判断的江湖术士。

曾国藩的相人术,是他从书中结合实际,看了、结交的人中得出来的,他相人不是从某一方面来看的,而是强调一个“整”字,就是从人的风度、眼神、长相、说话等各方面来相人,五短身材,从另一面来看,不也正好说明此人手脚身躯长得比例恰当,不过度的意思吗?人可以矮,也可以高,可以胖,也可以瘦,但不能矮得像一只蹲着的猪,这就猥琐了,高不要高得像一棵孤独的茅草,大而无用,胖不要一头熊那样臃肿,瘦不要像一只乌鸦那样单薄,说起来就是身材、胖瘦得当,一旦过了度就会给人一种不好的观感。

《人物志》有云:“人之质量,中和最贵”。

就以“五短多贵,两大不扬”来说,也是这个道理,身材即使短小,但精干,身材比例好,气度好,风度翩翩,说话条理清晰,这往人群中一站,妥妥的宴会主角,这比只长了两条大长腿,身材比例不协调的“离整”人来说,绝对是高他一等的。

《冰鉴》中有说“富贵看气概”,这是很有道理的,如果一个人精神不好,老是做点事就困、累,这还能发家致富吗?“欲求真富贵,需下死功夫”嘛,连死功夫都下不了,精神不佳不好,外表一脸疲态,做事慢手慢脚,人见了都怕,何况富贵?还有一句,“风波看脚筋”,其实不是指腿长,是看他走路的脚跟,有的人走路很快,但脚跟离地,走不踏实,据我个人观察,长得高的人,较多是走路脚跟离地的(但就是个人观察,不敢断定),这类人做事、做人不踏实、太过急躁,自然一生风波多。

所以“五短身材富贵多,长腿之人命多歼”,这句话要分清看清,不要错误理解为“长得矮的人比长得高的人好命”,古人说话言简意赅,简明扼要,从中却延伸了多少内容,这需要结合更多的知识来看。

但不管身材如何,人的一生,要真的得富且贵的,还得从自身努力,读书、锻炼、自省、交友等等,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智慧,时时修养自身,所谓“相由心生”,就是这个道理了。

作者/一贰一橙:天文地理,一概不懂;古今中外,都靠瞎掰,主要百度,然后乱编,喜欢点赞!

五短身材一般指身材矮小之人。

比如历史上的曹 *** 、拿破仑、丘吉尔等等,这些人都不是太高,大概也155-160cm。

也许有人说,那武大郎长得也很矮,为啥没有富贵之命。

其实并不是所有体型短小的人都有富贵之命。

古人有句老话“五者俱短,骨细肉滑,印堂明润,五岳朝界者,少卿公候之相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一个人的身材符合五短的标准,但是他的骨架必须小,皮肤细嫩,并且精气神好,五官精致,那么这个人就很大机率有大富大贵之命。

而水浒传上有关武大郎的描述,我们应该知道武大郎估计就符合一个条件就是身材短小,其它一个也沾不上,所以命就不好。

至于腿长之人命多舛。

其实和俗话说的“腿长脚瘦,家财必漏”的意思差不多。

因为古人眼中,看有一个人有没有富贵命,是从腿和脚来说起。

腿长脚瘦的人,走路姿势不是很好看,从外表上来看有“漏财”的嫌疑。

还有就是古代主要是农耕社会,家庭收入主要还是靠耕地,古人认为腿又长又细的人,可能没有力气干农活,所以没有办法积累财产,就有“家财必漏”之说。

其实,这只是老祖宗总结下来的经验,并不是说身材短小就能大富大贵,而腿长之人就会命运多舛。

大家也不必过于对号入座,只要肯努力提升自己,命运会一点点改变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21950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27
下一篇 2022-10-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